男人三妻四妾本是平常,达官贵族妻妾成群乃是常态。叶孤元弘注定了要做皇帝的人,坐拥后宫只是早晚的事。
对于这个苏若水是有心理准备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制度。
在现代双妻是重婚罪,在东陵叶孤元弘若是拒纳妃那才是有违祖制的,虽然没人敢制裁他,那也是犯罪。
苏若水既然选择来古代旅游就得遵守古代的游戏规则,她是抱着旅游的心态来的,不是抱着革命的信念来的。
苏若水并不反对叶孤元弘登基以后纳妃,她只希望在他还是太子的这段日子里能给自己一个童话般的爱情。
她全心全意的爱着他,每一天都用尽全力的去爱他,因为她怕这样的好日子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到头了。
用头发丝绣的山水图终于装裱好了,苏若水把它挂到了叶孤元弘的书房,就是原来‘上善若水’那四个字的地方。
这幅山水发绣可比原来的四个字漂亮多了,苏若水用一块大红棉布把整个框都罩上。她要等叶孤元弘回来,让他亲手揭下红布。
六月份的天气阳光最明亮,虽然整幅画都被遮上了,苏若水望着红布心情也很明亮。她想叶孤元弘站在这里看这幅画的心情一定会是非常的激动的。
她抬着头笑得眉眼弯弯,想想叶孤元弘站在自己身边就不由自主的开心。
“娘娘,敬公公打发人来传话说明天坤宁宫议事。”
“哦,知道了。”
第二天苏若水带着常忠一起进了皇宫。坤宁宫里只有皇帝、皇后、敬公公加上新进来的苏若水和常忠,苏若水给皇帝、皇后见过礼之后便端坐在下首。
苏若水一看屋里人这么少,她猜测要议的事大概只和她有关,她深居太子宫应该没犯什么错,那么是不是议苏家的事?难道苏家有人犯了什么罪吗?
她千猜万猜怎么也猜不到今天要议的竟然是给叶孤元弘纳妾的事。
本来这件事皇上是不同意的,他知道叶孤元弘的性子倔犟,即使纳妾也得他自己挑,硬塞给他是行不通的。
皇后却说:“弘儿若是个绵软的性子本宫倒是不急,就是因为他不肯听话,才只好先斩后奏,趁他不在把事情定下来再说。”
皇上知道儿子就喜欢苏若水,现在给他纳妾他也不会喜欢的。
皇后也知道叶孤元弘对苏若水有多认真。“纳妾是给他生儿子的,不是让他喜欢的。”
“苏若水也不是不能生,你何必着急?”皇帝最知道身边一群自己根本就不爱的人是什么滋味。
“陛下,你就不怕苏若水体内还有余毒吗?再说多生几个孩子有什么不好?别人生也不耽误她生。”
皇后见皇帝怎么都不同意,便说道:“陛下,你想想看苏若水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她的手段有多强,一天的时间就能让整个后宫的人都说她好。”
皇帝不觉得人缘好有什么不好,年轻人脑子活喜欢玩闹,能想出点新花样有什么出奇的?
“你说让她把精力用在对付那些女人身上好,还是让她闲得瞪眼睛盯着朝政好?她就张罗一顿饭都能查出天大的问题来,她还真是明于治乱。”
皇后幽幽一叹:“陛下你不知道吧?她在天牢住了几天,整个天牢的狱卒都愿意明着放她走。这份能力只怕你我都没有吧?”
乱政,这绝对是帝王不能容忍的事情。纳妾,根本就不算个事,皇后说纳就纳吧。
“弘儿不在家,太子宫也实在有些冷清。我想着给他纳几房妾室,你有什么想法吗?”皇后的脸色很阴沉,就像苏若水欠她八百吊没还似的。
苏若水愣了几秒,这话头提的太突然了。
“一切但凭母后做主,臣媳没有想法。”苏若水虽然有点接受不了,但理智还在,她还不糊涂。
这种事皇后是有权力直接定的,根本犯不着跟苏若水商量。也就是说苏若水同意这件事就定下来了,苏若水不同意这件事也定下来了,但会先把她休掉。
因为她要是说不同意就是‘妒’,这就犯了‘七出’,就可以有理有据的休弃她。
苏若水不明白为什么突然间要给叶孤元弘纳妾,这一招果然打了她个措手不及。
见招她却无法拆招,如果上面坐着的人是苗世英,那就好办了。
苏若水完全可以跟苗世英针锋相对的干,哪怕把自己拼到天牢里去,哪怕拼上性命也不愿受她的欺负,但现在上面坐着的人是叶孤元弘的亲娘。
这就让她有多少招法都得憋回去,她就是把匕首也是没用的。她的刀尖只能刺向自己而不能刺向对方,因为对方是叶孤元弘的亲娘。
这就是个无招胜有招的宿命,她也就注定了是个想哭都不能哭的结局。
皇后也没想到敢跟苗世英动手的苏若水会这么乖乖的‘束手就擒’,难道她肚子里又装着什么弯弯绕?
不管她耍什么鬼,反正在叶孤元弘回到京城之前一定要先给他把小妾抬进太子宫。
“好,本宫在今年的秀女排单中挑了三十个比较中意的。”皇后拿起一个奏折一样的小册子递给皇上:“陛下您瞧瞧,合适的不合适的,咱们议议。”
“不过纳妾而已,皇后定夺吧。”皇上连边都不想沾,他可怕担责任,儿子回来会闹的。
“妾也分高低贵贱啊,良娣、良媛、宝林、承徽、昭训、奉仪、才人。”
皇后这是诚心打击苏若水了,若只是纳妾最多也就是奉仪和才人而已,皇后连良娣的位置都给安排上人,那可是太子侧妃,弄不好随时能把苏若水拉下来。
“何必操这么多心?让弘儿自己定吧。”
“做父母的怕什么操心?”皇后见皇帝执意的不看,她拿过小册子让敬公公给苏若水呈了过去。“我琢磨着留十个人吧,你看看你跟谁比较投缘。”
苏若水没接那小册子,说道:“依臣妾之见就全留下吧,三十个也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