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整,旭就被闹钟吵醒了。这时候蔡工和徐工两位早就穿好衣服,准备去洗脸了。徐工看到旭醒了,转过身来对旭说,“你再休息会儿吧。作息时间是这样的,五点起床,吃饭。五点半开晨会,五点四十五出工。”
旭没再赖床,既然是干活儿来的,就不能偷懒。
晨会就在紧急集合点开的。采集组、钻井组、测量组、机修组这几个大班组分别占了一片场地。小折射、库房、后勤等小班组各自占用场地靠边的一小块位置。每个班组都按行列排整齐,形成或大或小的队伍。每个队伍前面都站着一至数个中方人在讲话。天还没有亮,集合点上正好有几盏灯打过来,光线还可以。
队长正在钻井组那边讲着什么。他的英语水平真高,非常流利。翻译也非常了得,几乎和电视里的翻译速度一样。把队长讲的每一句话及时翻译成当地语言。当地语言主要分两种,英语和阿拉伯语。南部主要讲英语,北部主要讲阿拉伯语。
蔡工也在采集组这里发言了。他简要回顾了一下昨天的工作,哪里完成了,哪里没完成。哪个环节没有做好导致日产四十炮的目的没有达到。然后开始分发今天每个小组的计划。计划做得很细致。每个收放线小组都按照路程的远近和地形的复杂情况分配了不同量的工作,精确到每一个桩号。查线组每组两人,每组负责一个电源站四十道的距离,大约一公里左右。一共有八个查线组。两个爆炸班每班分配十五炮。前面的那个并且尽可能多放,以期达到日产四十炮的目的。
然后徐工做了一个关于安全事项的简短发言之后,又向所有采集组工人介绍了新的排列监督--林旭的到来。然后转过头来对旭说,“说两句吧?”林旭摇了摇头,“算了。时间不短了,出工吧!”其实他初来乍到,对国外小队的施工和组织方式一点都不懂,有啥可说的呢?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他想说点什么,却发现自己却一个单词都说不出来!看来英语水平很差!简直什么都不是。考试能通过,临到要说出来的时候,全都憋在肚子里提不出来。口语是个大问题!
该出工了。蔡工特意交代了一句,“把发给你的劳保全穿戴好,尤其是防蜂帽。”旭有点不以为然,有那么严重吗?不过看他俩都戴上了,他也只好戴上。长这么大,第一次戴这种帽子。
“测线离营地多少公里?”坐到车上之后,旭问徐工。
“二十多公里。”
“半个多小时?”
“呵呵,你以为是在公路上呢?大约四个小时吧!”
“什么?!二十多公里要四个多小时?那不跟爬一样吗?”
“可不就是爬吗!泥里爬。咱们现在坐的皮卡只能送到路边,离营地十几公里。然后咱们就坐沼泽车进去。你看到停车场的大轮和另外一种履带车了吧?那就是用来在沼泽里拉人拉线的车。最高时速八九公里。”
“我的天哪!一天来回八个小时,早晨六点出发,十点到,下午两点收工,六点到家。在工地只能干四个小时活儿?”
“这还是有车运输的情况!那种车经常坏。坏了咱们就得走进去。”
“嗯,也是。人走每小时也得走几公里呀!”
“说得简单。平路上每小时几公里,你走走这种沼泽试试!咱们还好,空手走。工人们每人背一根大线一个采集站,或者电瓶之类的,更困难。好在他们比咱们能走。”
“倒排列也是用这种大轮或者履带车?”
“对。履带车还凑合,美国产的。叫bi。其它车都不好使。什么车到了泥里面,都得成问题。”
“咱们采集一共多少工人?”
“七十人。”
几个人正说着,车停下来了。原来该下路了,得乘沼泽车继续往里走了。旭下了皮卡,就想往沼泽车上爬。却一把被蔡工拉住。“慢点!”
“咋啦?”旭不解的问,“还不赶紧着,抓紧时间上排列呀。”
“抓紧时间也得要命啊!先让工人把蛇都赶跑。”蔡工说。
这时候几个当地雇员一人拿着一根木棍,先沿着车外围乒乓一顿乱敲,然后往车厢里撒硫磺。不一会儿,看见几条绿颜色的小蛇爬了出来,循着车轮就想跑。结果被眼疾手快的几个人乱棍打死两条,又一铁锨把蛇头铲掉,扔得远远的。其余都逃掉了。这时候两个人进到车厢里,一阵乱响之后,又挑出一条死蛇来。有一条蛇盘绕在方向盘上,比较顽固,不多一会儿,又被铲成几节。里面传出一个“ok”的声音,徐工说,“可以进去了。”他们这才依次进入。
这个车是个大轮车。四个轮胎,每个轮胎直径大约有两米,宽度最少能达到七八十厘米。轮胎上面长着将近五厘米高五厘米宽的斜行花纹,每个花纹之间相隔也有五厘米。车厢很小,坐上五六个人就显得有些挤了。没有任何减震器件,车轴和车厢之间直接连接,虽然时速只有几公里,但也颠簸得非常厉害。车厢是露天的,没有顶子。
水真多。几乎到处都是水。只是极其偶尔的情况下,才能看到小块的陆地露出水面。这辆沼泽车艰难地爬行着,即使是在水里,也没有一处是平的。死命地颠簸摇晃。旭的手死死抓住车帮和扶手,站在那里。是不能坐下的,坐下的话颠得更厉害,还不如站着舒服。沼泽车进入深水的时候,水也能漫进车厢来,甚至没过脚面。幸亏穿的是高腰鞋,不然,脚丫子早就被泡了。
“你看见那边的大蜜蜂巢了吗?”蔡工在他耳边大声说。
“在哪?”
“那儿------”徐工抬起手指着右前方。大约五六十米远处,有一窝大草窠子,一群黑压压的蜜蜂围着它循环飞舞。虽然有发动机的巨大噪音,旭仿佛仍能听到蜜蜂飞行时的“嗡嗡”声。一阵寒意扑面而来。
“千万要注意不要靠近这种蜂巢。一个蜂巢少说也得有几十万只蜜蜂吧!要是地伸过手去,跟穆罕默德握手。
“nicetoet
youtoo!”穆罕默德左手手掌盖在自己的胸口,右手也伸过来握手。
“是和你一起受难的那个吗?”旭问徐工。
“对,就是他。一直跟着我。”
“youhavea
braveheart!”旭对着穆罕默德夸奖道,借用了一个美国大片的名字《勇敢的心》。
“thankyou!”穆罕默德非常聪明,立刻就理解了林旭话中的含义,并表示感谢。
“afterigoto
holiday,youwillworkwithrl,followhisanant!”徐工在交代着。
“noproble!”穆罕默德承诺着。好像外国人也特别喜欢“没问题”这样的表达。
电台里传来仪器的声音。查完排列,准备开炮了。要大家注意警戒,不要走动,减少噪音。因为也是在沼泽里,放炮很不顺利,十来分钟才能放一炮。一个小时只放了十六炮,眼看就到中午一点了。真是太折磨人了!正常情况下,一个小时放五十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旭在国内的最高效率是一个小时八十炮。效率差得太多了!
可是没有办法。有一根大线进水了,需要换。又是半个多小时没了。等到好不容易攒够三十炮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两点半。该收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