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娇细看,中间最大的那朵荷花却是硬彩纸扎的,一瓣一瓣的花瓣重叠在一起,嫩黄的蕊儿卷曲着,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儿直往花心里钻,比那真荷花看起来还要娇艳三分。
这荷花是一盏荷花灯,正月十五小淮河两岸挂的都是,到了晚上一盏赛一盏的亮。赵一鸣想了一天想出这么别致的法子,因为不是正月十五,镇上铺子里很少有这样的灯,他跑断了腿才寻到一盏,又是编竹排,又是扎荷花,忙活半天,到了傍晚赶着太阳落山了才放在河里一路拉了过来。
陈雪娇出来时刚洗了澡,披散着头发松松挽了两根双螺髻,满头一点除了两根碧色丝带一点装饰也无,此时鬓发里别着一朵粉艳艳的荷花,整个人说不出的娇俏,河边的风带着水汽,一吹一身的茉莉花粉味道四散开来。
她俏生生立在赵一鸣身边,赵一鸣望着她傻笑。看到陈雪娇开心的样子,赵一鸣心里美出一朵花出来。
“你到哪里采这么多荷花?”陈雪娇脆生生的问。
“整个小淮河最漂亮的荷花都被我采来了。”赵一鸣笑起来,面如冠玉。
“这么多荷花,回头我全部抱回家里去。”陈雪娇把发间的荷花捏在手里,一朵赛一朵的娇艳,带回家插在瓶里,满屋子都是花香。
赵一鸣笑了:“不用拿回家去,回头我再给你采,你看这是什么。”
赵一鸣说着走下岸边,把竹排拉倒岸边来,往中间最大的那朵荷花灯里点了火,原来那花心里早注满了灯油和灯芯。一擦火便亮了。赵一鸣把点燃的荷花灯重新放回竹排,推进水里,荷花灯带着满竹排的荷花飘荡在水里,整个水面都是星星点点的碎波,一朵连着一朵的荷花飘荡在碧波上,陈雪娇拍着掌的笑,手掌拍红了。趴在栏杆上支着一双手托着下巴。满脸的喜气洋洋。
赵一鸣站在岸边,被风一吹,身上的素色衣衫随风摆动。他本来就生的好看,被荷花灯一映,愈发显得整个人如白玉般温润。
天完全黑了下来,茅山村民风淳朴。便是到了夜半也不关门,这会儿正是用饭的时候。许多人家已经开始把饭桌摆在岸边,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桌。
等竹排驮着荷花飘到河中央,红彤彤的烛光映的,那些个大姑娘小媳妇围在河岸边看。赵一鸣和陈雪娇并排站着。在月光下,粉雕玉琢一般。别人不做他想,朦胧中只以为是两个孩子扯了荷花点了灯玩家家游戏。
周围说不清的萤火虫。飞到眼前绕着衣服扑来扑去,赵一鸣跳起身子去抓。雪娇忽而来了兴致,拿着手里的荷花去扑打萤火。总共抓了几十只,赵一鸣解开头上的一顶小小方巾,把萤火虫放了进去,拢了一步兜变挽成圆球状打了个结。
“你带回家去,挂在帐子里头像盘月亮似的,都不用点灯了光亮的很。”赵一鸣的眼睛映着星星点点萤火,璀璨的犹如夜晚的星星。
“你试过?”河滩边萤火虫成日里飞来飞去,那日听李氏偶然提起,有些贫寒人家夏日夜晚用萤火虫照明,连灯油都省了,陈子敏幼时读书就常捉了萤火虫放进布包里,悬挂在帐子里念书。
“我每天都会把萤火虫吊在帐子里念书。”赵一鸣笑着说,一张脸不见丝毫悲伤。陈雪娇心里长长叹口气,赵家竟艰难到如此地步了,这盏荷花灯不晓得他要节省多少天的灯油,才能燃这么长时间。
陈雪娇双手接过萤火虫,手里仿佛捧着一盏灯,扭头对赵一鸣道:“有个典故叫囊萤夜读,晋朝人车胤家境贫寒,没有灯油读书。夏天的夜晚,他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读书,车胤由于长年累月地日夜苦读,长大后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鸣哥哥仿照古人囊萤夜读,日后肯定也会成为大学问家。”
河里的荷花灯飘远了,岸边的人四散回家了,村子里点起了灯,岸边传来齐平的呼喊声,一声声:“二姐,吃饭了,二姐吃饭了。”
陈齐平迈着腿跨过门槛,河里的荷花灯已经飘远融入夜色中了不见了。家里人都知道陈雪娇每天傍晚都搬张藤椅坐在河岸边吹风,陈齐平站在自家门口喊了一回见姐姐不应,撒开腿朝河边跑去。
到了岸边,见雪娇常坐的那把藤椅摆放在岸边,只不见雪娇,陈齐平人小胆儿小,还以为姐姐不慎落水了呢,当下吓得大喊:“二姐!二姐!”
雪娇听到齐平的喊声,朝着声音的方向答应了一声:“在这里!”
陈齐平跑了过去,见雪娇和赵一鸣站在一起,当下便拉着赵一鸣的手家去。赵一鸣整整三个月不曾到陈家了,因为热孝中不能走亲访友,如今热孝刚过,按理说串个门没什么,于是跟着雪娇和齐平去了陈家。
陈家刚摆晚饭,在茅山村没有那么多虚礼,吃饭是不分男女的,一大桌子围着坐了。
因为是雪娇的生辰,李氏下足功夫做了一桌子菜,麻辣肚丝,红烧肘子,蘑菇炖鸡,豆角烧肉,凉拌干丝,林林总总端上了桌。因着晚上,怕这么多的饭菜吃了积食,桌子上没有主食,除了雪娇,其他人面前只摆放一碗白粥。雪娇面前是一碗面条,和早上鳝丝浇头不同,这一碗面盖了一只荷包蛋,鸭子鲜汤做底,洒了香葱滴了香油,香喷喷的冒着热气,陈齐平闻见直咽口水,直向雪娇讨要。雪娇早晨已经吃了一大碗面了,这一整天就没有住嘴过,到了晚间自然吃不下这么多,当下另取了一只碗,扒拉一大半到弟弟碗里。
李氏见赵一鸣瘦身子瘦骨的,特特装了一碗烧的又烂又酥的肘子到他碗里,中间不停的朝他碗里夹菜。
陈子敏虽然是秀才,可对儿女的规矩少,陈家上房因此不像一般读书人家有食不言的规矩,夹菜吃饭,热热闹闹的扯几句话,攀扯几句家长里短。过了伏天,秋天就近了,初秋一过,陈齐安便要去参加秋闱了,赵一鸣和陈齐安讨论几句秋闱的事情,他因为父亲过世,本朝规定要三年之后才能参考。
陈雪娇边吃菜边竖着耳朵听,赵一鸣偷偷瞄向她,想着她把那一袋萤火挂在帐子里,映红了娇娇嫩嫩的面孔,心里就想笑。陈雪娇还在想着河面上飘荡的莲花灯,一抬头见赵一鸣正看着她笑,她大方的回笑,赵一鸣低头胡乱夹了一筷子肘子入嘴,自脸颊一直红到耳朵。
吃完晚饭,陈齐安把澎在井水里的西瓜取出来,横刀切了大块,大家拿着吃了。洗干净手上的瓜汁,赵一鸣和陈齐安对了一遍书,与雪娇打了招呼便家去。李氏早准备了一只竹篮子,里头用布盖着一笼馒头,一大碗酱肘子,半只鸡。
赵一鸣还不肯收,李氏道是给他娘的,今儿他不来家里吃饭,明儿也会让齐安给送去,恰巧他今儿来了,明天就不用单跑一趟了。
“你还给我客气。”李氏嗔怪道,赵一鸣方才收下。
陈雪娇从屋子里拿出一盏灯追到门口,那灯还是陈秀才从南方递来的新鲜物件,镀金的底座,绣着美人的琉璃灯罩,里头插着一根蜡烛,因着烧制琉璃费功夫,徐州府极少有琉璃灯,俱是纸糊的灯,陈雪娇点燃了递给赵一鸣:“天黑,你拿着这个。”
赵一鸣望着那盏精美的灯不肯接:“月亮照着清亮呢,哪里就用到这个了。”
“只许你送我荷花灯,不许我送你这盏灯。”陈雪娇掩袖直笑,不等赵一鸣反应过来,陈雪娇便把灯朝赵一鸣手里一放,扭身回了屋子。
赵一鸣拎着灯走至家里,徐氏给他虚留着门,自己则借着月光在纳鞋底,见儿子进来,起身倒了一碗凉茶给他。
“娘,你咋又晚上纳鞋了,眼睛别熬坏了。”赵一鸣心疼的说,把李氏给的篮子递给徐氏,徐氏掀开笼布,把馒头肉菜端了出来,再一看下面还有一层布,待把布掀开里头是两大罐子灯油。
李氏和文英合股开的绣铺过去了一个月,出去成本净赚了一两银子。别看这一两银子是小数目,一年下来总有十几两,何况还是头一个月只卖帕子、鞋垫、抹额等小物件赚的。
文英还吃得住劲,李氏是头一回做生意,早乐的合不上嘴了,一两银子够一家子日常开销了。
姑嫂俩没有声张,消息依旧隐约透了出去。不几日,赵一鸣的娘徐氏上门了,拿了一双鞋子便问李氏:“妹子,你瞧瞧我这鞋垫绣的如何。”
李氏拿过来细细看了,密密的走线,浆了一层又一层,厚实的底子,坚挺的鞋帮,花色虽然不多,但胜在密实,最适合贩夫走卒穿了,当下边赞叹:“上浆花费不少功夫吧。”
徐氏是个爽快人,见李氏这样说,便知自家手艺入了她的眼,直截了当的说:“我隐约听着,你和文英妹子做绣铺生意,你若是不嫌弃我的手艺,我也做些活计赚点家用。”
李氏笑着道:“虽说是绣铺,铺子还没有租呢,只是先绣,散卖。”
她知道徐氏的性子,受不得别人同情和接济,上次给她两罐子灯油,第二天便送来一篮子大豆,她这是要靠着自家双手养活赵一鸣呢,拉着她的手道:“只怕店小,姐姐不肯来呢。你若来,和别人一样的,从铺子里领取丝线和花样,按件给工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