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敲门声音不大,夏弦迷迷糊糊的去开门。¢£八¢£一¢£中¢£文,早晨刚刚经历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现在经过睡眠补充,那件事被他压在心底,精神显的不错。
“吱……”夏弦问道:“请问你找谁?”
打开门,门外是一个书生,身后停着一辆马车,书生道:“我找夏问之秀士。”
这人夏弦不认识,他疑惑道:“我就是夏弦。”
“那就没错了。”
书生向后面点头,车把势搬下一个箱子,每一个箱子都有一米宽高,放在地上出“咚”一声响,似乎很沉重。
好大的力气。
书生道:“夏秀士是文绝书官,故此圣上命我前来送书。”
按照职位来说,文绝书官就是个写文章供皇家娱乐的,自然需要丰厚的知识储备。那么皇家送些书来给他看也不奇怪。
问题是,历史上的书官,从未有谁被天子赐书,这里面意味就深长了。夏弦皱眉思考,他一直都是被别人逼着走,现在成熟许多,终于开始思索每一件事情的来由,和可能的后果,也就是对自己的生活有了计划。
思来想去,实在想不出自己身上有什么值得天子看重,只能将理由归结与死去的老爹。老爹曾经做过官,也许是圣上念及旧情。
当然,也有可能是天子想敲打自己,送书来的意思就是“你既然在南都没有朋友,那朕就送你书,你以书为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百遍,人是可以看到书里的世界的,比如清时,有女子读《红楼梦》痴迷,其父烧书,她痛不欲生,大呼:“奈何烧杀我宝玉。”。那就是读书看到了书中世界。
以书为友,便不会孤单。
夏弦还愁着到哪弄些藏书,看到天子赐下,他谢恩:“必不负天子厚望。中文()”
心里对天子是什么态度没人知晓,表面上,他很恭敬——他越的像是一个读书人,尤其有了算者的风度,喜怒不形于色。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才该是读书人的低调。
书生让车夫将箱子搬到院子里,他笑道:“夏秀士得天子恩宠,前途不可限量。”
夏弦只是笑着回礼,又听他道:“这些书只是第一部分,你全看懂了,圣上说,就可以换第二部分。但是……”。
书生脸上有杀气:“但是,这些藏书不许除你之外的任何人看到,否则,不止秀士你人头不保,你的学生,所有和你有关系的人都要受到牵连。”
“这批藏书很了不得?”夏弦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
他很想去翻看,强自压抑,和书生闲话半晌,眼看天色已经暗下来对方才告辞。
送了书生离开,夏弦飞快的跑回屋子,那位孙昕兄虽然很穷,但是灯油可不缺。
点上灯火,夏弦打开箱子,整整齐齐的,只有不到五十本书,余下的全是白纸和笔墨纸砚。那么多白纸叠的齐整,夏弦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东西。
他拿出一本书,书名是《中庸》,“莫非是四书五经?那未见得多么珍贵。”。一边想,夏弦放下中庸,将所有书取出来。
一共有四十三本,除了四书五经,还有常见的经典。
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带着疑惑,翻开一本《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只看一段,他看到后面有人亲笔注释:“大学乃博学,又乃小人学,而后大学之意。”
大学乃博学,意思就是知识广博,小人学,并非贬义,而是指自幼学习,然后长大才是大学,才能成为大学士。⊥中文,
夏弦从未看过别人的注释,看到这些解释,他才将大学的意思理解。又看后面注释“明如光,明如正,故此曰明明德。”
意思就是,要明白正确的德,将其扬光大。
至于“亲民”注释者有不同解释,根据后文联系,多解为“”革新之意思,谓之“新民”。这位注释者却认为,解为亲近底层百姓更好。翻译过来的答题意思是“亲近百姓,底层民众,才有善,他认为百姓中蕴含真善美”。
不是主流解释,也不知道对不对。
这是一套有人亲笔注释的书,夏弦很激动,手都抖了。他问心之后,喜怒很难表现出来,现在手在抖,说明他心里已经激动的无以复加。
他带着期待,随手翻开《周易》。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君王有命,分封诸侯,不重用小人。小人也,谓之失德,之失才,之好利……。”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
“雨落之处,可以栽种。此有余解乎?气若细雨,撒心此处,可以德载物,耕心之骨血……?”
后面写着个问号,那就是读这一段的那人也拿不准自己想的是否正确。
再翻看,四书五经,也许不该称为四书五经,应该是四书六经,因为历史上失传的《乐经》现在没有失传,依旧存在世上。
他对乐经比较感兴趣,那是从没看过的书。
“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教乐仪……”
这一章是再说乐师的职责,教化乐。再翻下去,记载了很多古曲,有《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二十一世纪还存世。也有帝尧时代的音乐《咸池》,又称《大咸》,还有虞舜时代的音乐《大磬》又称《大韶》、《箫韶》。
很多都在现代被认为是失传的乐舞。
翻过此篇,下面记载着音乐的起源。乐经说,乐起于上古,先民打猎,往往现鸟儿叫的好听,就用来作为联络的暗号,后来逐渐展出人类自己的音乐。又因为世界太危险,人类处于底层,常被野兽杀戮。
先民现音乐有神秘力量,可引动浩气,于是就将乐单独列一科,用来对抗猛兽。
作《乐经》注释的那人和注释《大学》的人不是同一个,字迹就能看出。此人用笔稳健,写的是篆书,很漂亮。而且此人思绪周密,一些不确定的思想并没有注释,只是写了“咦”字,代表此处需要多注意,应该是怕将后来人的思绪引偏。
夏弦浏览一遍,现每一本书都有注释,字迹是两个人的,一个写方块字,一个写篆书,篆书夏弦懂的不多,还需要学习。
方块字就和上辈子没什么区别,某些很难辨识的繁体字,根据前后注释,也能猜出读音和意思。
快的翻了一遍,夏弦才觉得自己才学不足。本以为自己身有另一个世界的知识,应该算是大家,但现在看来,自己所知不过沧海一栗而已,就连四书都没读懂。
怪不得心境到了,也无法晋级夫子,只因所学不够。
他放下书,闭目消化一会。
又将箱子里的纸张翻起,细细一看,那些纸张都是上品,虽然达不到礼器的级别,也算是十分难得。
他翻开纸张,忽然现,在页的位置写了一段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话是论语里的一段,夏弦将论语读过好几遍,这段话他自然记得。
下面写道:“省不持乎?习不知乎?”
意思是反省能持久吗?学习能说不知道吗?像是劝诫,告诉夏弦,要记得每日反省,不知道的东西就去学习。
后面还有一句话“以书为师,可知百事。以书为师,可以史辩。”
最后就是大段空白纸张,送纸的人和他打了一个哑谜,隐含敦敦教诲,多读书,多反省,才能知道的多,才能从历史上的人物身上,看出自己的不足,就像和那些人坐在一起辩论一样。和现代那句“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异曲同工。
至于大段的空白纸张,夏弦隐约猜到,意思是留给自己做读书笔记,随时劝告自己要记得反省。或许,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以曾子的那段话,作一篇文章。
这是一种考验,十有**当自己觉得这些书都通了的时候,将答卷写满的时候,就可以换下一批书来看。
和读书人交往真是伤脑筋,有什么话他不直白说,而是和你打哑谜。大抵,这也是一种文人雅事吧!
夏弦想着,继续往下翻。
下面的劝告更多,比如,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用在这里,联系昨夜自己干的荒唐事情,意思就是“你要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夏弦换位思考,自己这段时间做的过了,和孙剑初到乾龙没什么两样,于是出了一身冷汗。
半夜反思,他捧起论语读起来。
论语是放在最上面的,送书人意思是让他先读论语。
夏弦沉下心,开始慢慢品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他真正的静下心读,有神秘珠子在,他不需吝啬心力,不惧读书读死。
这一连贯的读下来,他现很大不同,加上注释,眼前似乎有一位老者看他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