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看……张律师,他们各自一起作证,说是甲方主动要求延期的,这样可以吗?”
黄立明见众人的情绪一下子都沉闷下来,尝试着询问张远。
“不行啊,”
张远摇摇头,
“你们都是案件的当事人,都有利害关系,所以互相作证的证明效力完全就等于零。”
“那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压力最大的小王小声问道。
好像确实陷入了死胡同了。
张远故意没做回答,其实也没想好怎么回答。
本来兴致勃勃跟着黄立明一起来的一群人,这时候面面相觑,全都不再言语。
戴守义的办公室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办公室外,一直留意着里面的动静,甚至听说其他人也是带着案子前来咨询张远之后早就提前准备着合同的马明也产生了狐疑:
这是要签呢,还是要黄啊?
办公室内,张远也在做着剧烈的思想斗争。
如果不接,那可是近百万的收益就这么没了,如果接了,最后又办成了败诉,好像这些钱也拿不稳妥。
这要是有办法也能赢下来,万把块钱的收益好像也能接受,至少比拒绝之后什么都没有香。
而且代理这些人向不义公司伸张正义,想起来还是有些激动的呢!
可问题的关键是,有什么办法才能赢呢?
张远苦思冥想,即将陷入绝境的时候,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
项目上的事情如果走不通,那有没有办法直接把辞退理由的基础给推翻呢?
这基础自然就是《员工手册》了。
一般而言,企业的《员工手册》并非一旦拥有员工就得遵守,并且成为管理员工依据的。
要想成为依据和员工遵守的标准,在《员工手册》的制定过程中,还需要在制定程序和公示程序上符合特定的规则。
首先在制定程序上,《员工手册》有几个步骤必不可少。
第一,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第二,提出方案和意见;
第三,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但是,一般的企业,包括很多拥有资深hr的企业在制定《员工手册》的时候,往往都只是单方面地操作,并没有做过以上三种流程的任何一个。
然后却要每一个员工必须遵守,并且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直接拿来引用,成为处理员工的依据。
不过也有些相对谨慎一些的企业在制定《员工手册》的时候,还会采用一种折衷的办。
如要求员工签字认可《员工手册》的效力,有的甚至还要在员工手册的最后一页加上回执,要求员工抄写特定的一段确认效力的话之后,拿来留档保存。
可实际上,这也只能算是自欺欺人的做法。
在法律上,程序的正义远比结果的正义更重要。
所以只要没有经过特定程序进行制定,就算公司要求员工签的字,抄写的话编的比花还漂亮,结果也依然是白搭。
就算制定程序合规了,在这之后,还有公示程序一道关卡。
《员工手册》制定好之后,公示程序是必须的过程。
这就像法律一样,不经公示就变成了暗箱操作,其结果当然也是无效的。
并且在实践当中,对于公示的举证义务也在公司一方,无形当中也给了员工多一层的保障,降低了维权的难度。
当然,张远身上的“案件辅助系统”偏偏就不愿意将它的评判标准公示给张远,张远也只能选择无奈地接受。
没办法,主角的命格就是系统给的啊!
想到这里,张远决定做最后的一次尝试。
如果尝试不成功,大不了到时候找个理由拿收益跟当事人平分。
可万一如果尝试成功,少是少了一点,但胜诉的收益拿在手上远比败诉来得心安理得。
万把块钱还嫌少,看来还没怎么赚过大钱,自己就先膨胀了!
张远自嘲地摇摇头,打破沉闷道:
“这家鼹鼠公司成立至今,大概多少时间了?”
“也是五年多吧。”
回答的是黄立明,
“除了公司的几个创始人之外,我算是整个公司最早的一批员工了。
记得当时公司成立不满一个月的时候,我就过去上班了。”
黄立明贯穿了鼹鼠公司的整个发展历史?
张远发现曙光似乎又开始出现了,否则想要追溯公司的历史事件还真不好办。
“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鼹鼠公司有专门针对《员工手册》的制定开过会,或者征求过你们的意见吗?”
“一个《员工手册》而已,哪里用得着开会啊。
我记的如果没错的话,公司的hr完全就是直接在网上复制黏贴下来,然后根据公司的需要进行的修改,最后就拿来执行了。”
“那么你们几位呢?后来进入鼹鼠公司,是从什么途径了解到《员工手册》的?”
“鼹鼠公司是这样的,只要有新人办理入职,公司的hr就有专人负责办理入职的手续,包括劳动合同的签署等等一系列的,最后还会拿出一本简单打印的《员工手册》让新员工在手册的最后抄一段话,然后就收回去了。”
王伟是一帮人中入职最晚,所以办理入职手续的流程记得也最清楚。
“那么如果平时需要查看员工手册的时候,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看到?”
“公司群文档里有一份pdf格式的,所有人都可以下载。”
张远慢慢地点着头,在自己的本子上一一记下要点。
“张律师,我们几个被辞退就是依据的《员工手册》,你现在问我们《员工手册》的问题,这和我们的案子有什么关系吗?”
老蒋不知道张远的用意,满腹狐疑。
“有关系,当然有关系。”
张远放下笔,终于微笑起来,然后将制定《员工手册》所必经的程序大致向众人解释了一番,
“你们看,鼹鼠公司拿来约束你们的《员工手册》即不符合制定程序,就连公示也这么随意,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那你的把握大吗,张律师?”
王伟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还要年轻许多的律师,心中还是有些七上八下。
“这样子吧,如果你们把劳动仲裁的案子委托给我,那我们也和黄先生一样,签个风险共担的合同。这样虽不能百分百让你们宽心,至少也能让你们了解我的信心。”
张远说着,将目光望向了黄立明。
有黄立明给他们现身说法,今天签下合同的把握应该还是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