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元年,八月下旬,粮草军械准备完毕,十万大军大军整装待发。
大唐皇帝李渊下诏:拜李世民为征西大元帅,窦抗为左武侯大将军,庞玉为右武侯大将军,屈突通为行军长史,窦轨为秦州总管。
元帅府由窦诞、李靖、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作参军,柴绍、段志玄、丁记坎、长孙湛皆随行做将军。
出征之日,李世民一身戎装,头戴虎头兜鍪,外穿明光铠,内着战袍,红衣白裳。年届二十的李世民,已是久经沙场战阵,不复有初出茅庐的青涩,顾盼之间显得自信沉稳,果敢勇毅,俨然就是十万大军的三军统帅。
观音婢携杨婧、阴月娥将李世民送出承庆门外,李世民、观音婢并肩而行,观音婢临行殷殷交代,深恐郎君有失,再蹈上次轻敌兵败的覆辙。
李世民不时微微点头,将观音婢的叮嘱一一记在心上。
秋雨过后,渠畔桥头,细风柳斜。
一场秋雨一场寒,柳丝依然在风中轻舞,黑槐已耐不住秋凉,飘坠下片片黄叶。
李世民、观音婢执手对望,伊人眼中有泪光闪现。
观音婢止不住再次交代,“西北寒冷,世民阿兄出征在外,风餐露宿,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旧病复发耽误了军机。”
李世民看着观音婢身后的杨婧、阴月娥,嘱咐二人,“王妃有孕在身,本王不在京中之时,你们要精心侍奉,好好照顾,不得有丝毫疏忽。”
杨婧、阴月娥叉手屈膝施礼,唯唯连声应诺。
大军将要出发,观音婢心中纵有千般不舍,也终有一别。
杨婧、阴月娥站在观音婢身后,静静望着李世民,心中也有千言万语,但是当着观音婢的面,只能说出一句,“大王多多保重。”
李世民毅然转身,信步跨上廊桥,昂首阔步走到腾霜宝马之前,从宦者手中接过马缰,向廊桥那端回望了一眼,翻身上马,毅然抖缰缓辔前行,再无丝毫的留恋。
观音婢和杨婧、阴月娥三人,驻足凝望,目送李世民一路向东。直到他出了宜秋门,杨婧、阴月娥才扶着观音婢,转身回到承庆殿院中。
重任在肩,李世民毅然离去,将观音婢、杨婧、阴月娥三个不到十八岁的女子,留在了这深宫之中。
他这一去,戎马倥偬,不知道哪一日才是归期,宫中纵然是殿堂巍峨、美景如画,没有郎君在侧,观音婢守着这空空的殿宇,也有无法打发的孤寂。
望着窗外秋叶渐黄,秋雨淅沥,观音婢在想,李世民走后如何充实这些难挨的日子?
李世民临走之时曾经交代观音婢,在他不在京中的时候,让观音婢多去看望一下李渊,代他尽一下儿子的孝心。
观音婢自从搬进宫中以后,也想多去李渊所住的万春殿去探望,但是宫中的规矩太多,她和李渊就很少见面。
自打从河东李氏庄园跟着李渊到长安之后,这几年一直是李世民、观音婢随行在李渊身侧进行服侍。李渊与观音婢之间感情深厚,情同父女。观音婢长时间不见李渊也甚是挂念。
她心中想着这两日去看望一下李渊,但是仔细想一下,儿妇单独去见舅嫜总有些不妥。
所谓舅嫜,是当时儿妇对公公的称呼。
观音婢在心中思忖,如果去见舅嫜李渊,见面只是客气地行一个礼,问几句无关痛痒的关心话,和不去看望没有多大区别。如果想坐下来叙一下亲情,可是舅嫜与儿妇之间哪有合适的话题?
观音婢思来想去,怎么做都不太合适,便想到去请教一下万贵妃。
听说观音婢要去见万贵妃,覃兰便劝观音婢乘步辇过去。
观音婢不依道,“从承庆殿到千秋殿,总共也就四五百步,何须再用步辇?”
覃兰坚持道,“娘娘如今有了身子,事事处处都要小心,万一有个闪失,奴婢可是吃罪不起。”
观音婢笑着责怪覃兰,“我身子哪有那么娇贵?听说妇人有了身子要多走动走动,不要动不动就用步辇。让人觉得我搬入宫中还没有几日,就作威作福起来。”
覃兰拗不过观音婢,只好和侍琴一起陪着观音婢步行到千秋殿去见万贵妃。
观音婢平时没有多少事情,但是万贵妃则是整日忙得有些手忙脚乱。
由于李渊刚称帝不久,宫中的嫔妃还都没有册封,这么大一个皇宫,事情很繁杂,小一些的事都是由宫中三位“尚书”进行处理,遇到重要的事都要由万贵妃进行裁夺。
以前,杨广在位时,常常是巡幸四方,除了经常驻驾东都洛阳和江都,各处行宫遍布全国各地。实质上来说,长安的大兴宫几乎处于半荒废状态。
由于杨广不常入住,大兴宫的管理很混乱,各种宫里的规矩也没了礼数。
常言道,由治变乱容易,由乱变治却难。宫中也是一样,一旦各种规矩乱了,想要纠正过来,不是说到就能做到的。
李渊称帝以后,要将宫里的方主面面全部理顺,确实要下一番功夫。
唐朝初年,后宫内官设置沿用隋制,设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为夫人,正一品。
昭仪、昭容、昭媛、脩仪、脩容、脩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为九嫔,正二品。
然后是二十七世妇: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
下面是八十一御妻: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按照内官设署,皇帝的后妃满员的情况下,是一百二十二人。
因为,高品阶的位置有限,除非是生下了皇子或公主,或者是特别受宠,皇帝一般不会轻易册封世妇以上的女官。所以,那些等待皇帝宠幸的宫人只能处在八十一御妻的行列。
在内官之中,除了皇帝的妃嫔,还设有宫官。
宫官全部由女子担任,设有尚寝、尚食、尚功三局,设尚寝、尚食、尚功各二人,为正五品。
三尚下面设有十二司、十二典、十二掌。
尚寝局、尚功局设在虔化门里、立政殿南院,尚食局设在武德殿院东。
在三尚之外,设宫正一人,正五品;司正二人,正六品;典正二人,正七品。
宫正掌管戒令、纠禁、谪罚之事。对于不尽职守的宫人,由司正视情况予以裁决,小事决罚,大事奏闻。
如今没有皇后,贵淑德妃贤四妃也只有万贵妃一人。
万贵妃作为宫中的唯一一位一品夫人,负责掌管后宫,整日被各种繁杂的事务所困扰。
宫中的方方面面都要重新理顺,万贵妃见观音婢聪慧能干,每逢遇到棘手的事情,便会和观音婢一起商量。
昨日,李世民出征,观音婢心中有些不畅,就没有过来,今日观音婢一早过来,万贵妃就关心地问她,“二郎昨日出征,阿婢是不是有些舍不得?”
观音婢向万贵妃施礼后,在她的对面坐下,有些羞涩地道,“我们这样已是常事,总不能为了女人把他圈在宫中。”
万贵妃看着观音婢微微地笑,“还是阿婢懂事,知道何事重要。”
扯过一阵闲话之后,观音婢便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万贵妃,“姨娘,阿婢今日有事想问你。”
万贵妃从食盒中抓起几颗新枣递给观音婢,“你尝一尝今年的新枣,吃起来又甜又脆。有啥事,阿婢只管说,只要姨娘知道的,全都告诉你。”
观音婢接过万贵妃递过来的新枣,先是拿在手中端详,那枣有鸽卵大小,外表大半已长成红色,还有一部分泛着青头。她拿起一颗咬了一口,果然是甘甜酥脆,慢慢咀嚼,果肉细腻,没有一丁点渣滓。
观音婢咬过一口,没有接着再吃,她一边品着新枣的滋味,一边问万贵妃,“秦王走的时候叮嘱阿婢,要多去看望阿爷,阿婢正在发愁,儿妇去见舅嫜,哪里会有话说?”
万贵妃笑吟吟地看着观音婢,夸道,“还是二郎有孝心,临走还记挂着他的父亲。阿婢也不能辜负了二郎的一片心,你就照他说的,经常去看看阿爷。”
她接着叹道,“这皇宫看着是富丽堂皇,你阿爷其实是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万春殿,身边实则是没有一个亲人。平常人家,像你阿爷这个年纪,家家都是儿孙绕膝,含饴弄孙。可你阿爷虽说是有宫人服侍,却享不到平常人该享的天伦。”
观音婢无奈地道,“以前在晋阳,我也是常陪着阿爷说话,可是进入宫中,有各种各样的规矩,从承庆殿到万春殿要走上两里路,走这么远的路去见阿爷总觉着有诸多不便。”
万贵妃没有说话,默默地沉吟了一会儿,然后才说道,“太子住在东宫,离你阿爷更远,四郎在晋阳,二郎昨日又领兵出去打仗。仔细想一想,在这诺大的宫中,只有你和我是你阿爷的家人。”
万贵妃不说,观音婢还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她不去看望李渊,李渊天天见的竟然全都是外人。
观音婢仔细想想有些心惊,难怪自古帝王常被奸佞所惑,就是因为他们难以得到家人的关心,才会更加依赖那些向他们说些甜言蜜语的人。
最可悲的是,许多帝王不亲近自己的儿孙,却亲近那些奸佞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