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冬月转身,问道:“请问,小二是什么时候得病的?他因何受寒?”
小二是那小男孩的乳名。
小姑娘略一想,说道:“大概是七八天前,小二和邻居家的孩子在附近玩,下午回家的时候,满头大汗,又热又渴,非要脱外衣喝凉水,我和爷爷都不让,他偏不听,结果当天夜里就发烧了,我当时以为就是一般的风寒,所以跟以往一样,熬姜糖水给他喝,以为一两天就好了,可哪知道,后面越来越严重,最后连大夫的药都不起作用。都怪我,当初要是多上心一些,小二或许就不会……”
小姑娘愧疚后悔,说道最后哽咽,再也说不下去。
童冬月摇头,生硬地安慰道:“不是你的错”
这句话,她一上午已经说了很多次了。
“可是我明明有机会阻止的。”小姑娘始终引咎自责。
小姑娘的爷爷也是无声抹泪,她拍拍孙女的肩膀,说道:“囡囡,这位姑娘说得对,不是你的错哈,说不定是你那短命爹娘在下面太孤单,所以用这种方法叫小二下去陪他们。小二有了爹娘照顾,以后也会快活的。”
这话,老爷子自个儿都不相信,但事到如今,他只能用这种方法安慰孙女,同时也安慰自己。
小姑娘悲从中来,扑进爷爷怀中大哭:“可是弟弟年纪还那么小,爹娘他们怎么忍心?!”
老爷子老泪纵横:“对啊!他们有本事来找我这个老不死的!为什么要找小二?”
童冬月看祖孙两哭成一团,心中亦不忍,说道:“老人家,小二他昏迷不醒的原因,主要是疾病损耗过多精气,如果给他进食一些补气的汤药,或有所改善。”
“是吗?”老爷子喜忧参半,“可惜我们买不起人参燕窝啥的。”
童冬月摇头:“不用,党参就行。”
党参是一味价格非常亲民的补益类药材,补气效果虽不及人参,但亦非常全面。
再说了,极度体虚之人容易虚不受补,如果贸然用人参等大补药品,反而容易加重病情,使用缓补的党参最合适不过了。
老人用手背抹干泪水,面露喜色:“那就太好了,谢谢姑娘指点迷津。”
“不客气。”童冬月想知道的事情,已经都问清楚了,于是提出告辞,“叨扰这么久,劳烦两位了。”
老爷子见童冬月要走,于是对孙女说:“囡囡,你看着小二,爷爷送大姐姐出去。”
“好。”小姑娘含泪点头。
童冬月抱拳:“多谢老伯”
其实她只要翻墙出去,就可以免去开门关门的麻烦,转念一想,毕竟是人家的院子,她又不是翻墙越院的梁上君子,还是走大门正常一些。
才走到院子中央,门外响起敲门声,并传来一个变声期少年特有的沙哑嗓音。
“爷爷,妹妹,是我,开下门。”
是老爷子的大孙子,下工回家吃午饭了。
老爷子立即应道:“好勒!马上来!”
打开门,一个黝黑结实的少年站在门槛外,虽然步入深秋,天气凉意十足,但这少年满头大汗,衣袖高高挽起,露出两条肌肉饱满的胳臂。
少年看到陌生的童冬月,先是面露诧异,随后一脸戒备地盯着童冬月,迈脚跨进院内,站在爷爷身旁,呈保护姿态:“爷爷,她是谁?”
老爷子连忙解释道:“老大,这位童姑娘是来了解小二病情的,不用紧张哈。”
这三小孩的母亲早年因病去世,父亲在七月初被妖吸干精气死了,最开始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父亲是被妖害死的,后来童冬月追查此事,顾向黎才将妖物**气的事情披露出来,此后,一家人对陌生人就特别敏感,尤其是两个大点的孩子。
“哦。”男孩不咸不淡地应道,眼中戒备少了一些。
童冬月说道:“告辞了,老伯留步。”
“姑娘慢走。”老伯说道。
童冬月走下两步,关门随即合上,门内传来少年的声音。
“爷爷,你先进屋,我口渴的厉害,打点井水喝一口。”
老爷子说道:“老大,不要喝生水,容易生病,你看你弟弟。”
少年又说道:“我身体壮着呢,没事儿。”
童冬月逐渐走远,爷孙两的对话声,也渐渐听不见了。
……
接下来两天,童冬月花了大部分时间在走访患者上面,不过得出来的结论,所有患者感染风寒的原因,差不多都是那么几种常见的原因,热了脱外衣、喝凉水,洗凉水澡,或者晚上掀被子等等。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风言风语就跟稻田里的野草一样疯长,不但关于瘟疫的传言越加严重,坊间还流传起一些关于顾家人不好的流言蜚语。
总结起来,一句话可以概括——顾姓子孙气运已尽,若再为城主,明城必亡!
古人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是全城百姓将此当真,以顾向黎触犯“五失”为由,联合起来提议罢黜城主,不但顾向黎本人城主之位不保,就连少城主顾之楠,也将无缘继承祖业,这一招直中要害。
包括蒋德义在内的四大门主,都在极力平息传言,但收效甚微。
大概六日前后,陆续有患者不治而亡,如此一来,百姓越发惊恐焦虑,造成的恐慌,比前段时间闹妖怪时还要激烈两分。
到了七八日,有百姓在顾府门前请愿,要求城主顾向黎给众人一个说法,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顾府管家好说歹说,最后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才成功将老百姓劝走。
然而,他劝得了一时,劝不了一世,想到后面可能每天都有百姓上门闹事,年过半百的老管家感到心力交瘁。
与城主大人的无所作为相比,蒋门主可就积极得多了,方面积极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四处派人求医问药;另一方面,极力安抚管辖内百姓的情绪,又亲自到庙里替明城祈福;更令人感动的是,每日抽空到患者家中走访,一时间人人爱戴,北城的百姓感到无比庆幸,非北城的百姓则是艳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