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中山站的通讯室忽然接收到一组信号,这里是新建起来的第二座南极科考站,目前为止大部分的科考站主体建筑还只是建议拼装建筑和集装箱。通讯室是最早进行扩建的建筑之一,因为在南极大陆上面,通讯是非常重要的。在建立之初,这里就一直和长城站保持着联络,包括接受任务,气象站资料交流,以及整个南极科考的行动配合。
通讯室扩建之后更换了全新的电频设备,全新的接线设备和扩展的多个新的频道用来提高通讯质量。就在不久之前长城站也使用了全新的通讯设备,并且开始协助中山站展开科考任务。
就在不久之前,通讯室接收到了一组全新的信号,这组信号突然出现在航海通话的频道上面。但是“雪龙”号刚刚离开,应该不会有什么船向这里进行通讯。收到的信号内容非常杂乱,当中夹杂着很严重的干扰杂音。通讯室接到了这组信息之后立刻通知了长城站,并且拷贝了一份讯号过去。全波段收讯机依然打开着,不过这组讯号只出现了一次,之后就完全静默了。
距离中山站最近的人类科考站点是俄罗斯的和平站,通讯室向他们发送了消息询问是否有什么异常?和平站回复他们同样也收到了一组残缺不全的信号,并且已经派遣了直升机去近海巡逻,查看一下情况。
两天后成功解析出了信号,内容依然模糊不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组信号发出自四年前失踪的“向阳红106号”。内容随后被发回了国内,之后南极中山站的负责人荆峰接到了国家最高指令——组建一支搜救队伍,把这条船找回来。
不久之后,从刚刚建立的海上搜救中心紧急调派了一支队伍前往中山站,协助中山站执行这次高度机密的搜救任务。接到任务的当天,荆峰坐在自己的房间里,看着文件的后半部分,打开的封条上面盖着“绝密”的盖章。
一个月之后,最新型的极地救援船“海巡04B”号从中山站附近的临时港口出发,绕过达恩利角,往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交界处出发。经过一个月的搜寻和确认,他们成功地找到了发出信号的“向阳红106号”,它位于距离毛德皇后地海岸线四百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漂浮着。
刘杰是这条船的船长和负责人,除了他之外,另有五名救援人员和两位客人在这条船上。陈洋是这条船的大副,他负责所有协助工作,以及在船长不在的时候顶替船长职务指挥行动。船员休息室就位于驾驶舱的后面,以便于船员能以最快的速度集合起来。
“海巡04B”号是一艘特制的极地救援船,隶属于海上搜救中心。由于国家在南极进驻,科考站需要得到足够的资源补给,仅仅只是空运并不能够满足后勤补给的需求。海运依然是最主要的物资运输手段,那么海上意外就是无法避免的风险,于是为了应对这个需求,海上搜救中心向大连船厂订购了一型特殊的南极海域救援船。“海巡04B”是这一型的第一条船,实际上这一型的船并不是完全的原创设计,而是在目前已有的“海巡”级海上救援船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加固了船体结构,改变了部分船身线性为了应对南极海域的特殊情况,同时更改了原本的船首设计,替换成了破冰船首用来破开南极海域上的浮冰地带。
全新设计的救援船尺寸比原来要大了一圈,船身长度增加了将近六十米,排水量增加了一千五百吨。除了船身,上层建筑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直升机起降平台的面积。增设了一套全新的雷达系统,整条船的操作系统也和过去的救援船完全不同,都是最新的最尖端的系统,自动导航、自动操作。几乎把目前中国能够做到的最尖端技术汇集一身,这条船是海上搜救中心的骄傲。而现在它要进行它第一个任务,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
驾驶室里,掌舵的船员正在校对导航系统,他们已经在海上航行了两天了,现在已经到达了原定航线的尽头,进入了搜索海域。接下来他们的航线将是不确定,船上的雷达开始扫描整个区域,开始地毯式搜索整片区域,以确定“向阳红106号”的具体位置。在不久之前他们找到了信号发出位置之后,曾经尝试多次呼叫,然而对方始终没有回应。并且这个位置也不是完全精准的定位,只是把范围锁定在了四百海里的范围之内。如果船没有自身动力的话,就会被洋流带到别的地方去。
“海巡04B”号一边开动雷达搜索,一边出动船上的舰载救援直升机定期在空中巡航。
搜索第三天,直升机降落在了船尾的升降甲板上面。飞行员刘建业脱下头盔,到驾驶室找船长报道。
“辛苦了,老刘,怎么样?”进来的时候,掌舵、船长和大幅都在驾驶室里。
“呼……没什么,什么都没找着。话说咱们这是干什么呢?没头没脑的,到底是什么任务也不说清楚啊?”
“这事我也不太清楚,要问咱们的两位客人了。”刘杰说道。他手里端着搪瓷茶杯,喝着里面的热茶。虽然整条船都有供暖系统,但是驾驶室里面依然很冷,他们穿着羽绒服,坐在驾驶台旁边。外面瞭望台上刮过的寒风让人觉得皮肤像是被刀割过一样。
“妈的,这事还是莫名其妙的,怎么不说明白点呢?说是找船,什么船?多少人,什么情况,怎么都不说清楚啊?”掌舵手冯青河打开了自动巡航,他可以从位置上下来休息一会。这条船和一般的船不一样,转舵系统依靠电子系统进行控制,不再需要舵手时时刻刻握着舵轮了,除非是有什么紧急情况,可以进行手动操作。冯青河从刘建业手里接过一支烟然后点了起来。
“任务就是任务,没什么好多抱怨的。反正你管他是什么事情,总之就是救人就对了。”刘杰毫不客气地说道,作为船长必要的时候还是要给手底下人一点权威,不过他也抱着同样的疑问,船上的两位上头派来的人肯定是和这次任务有关系,他们在中山站接了这两位客人上船,一路带着他们前往任务地点。
“哦,来了,要不叫他们现在就来说说?”刘建业扭头看见船上的两位客人走进了驾驶舱。
“介绍一下,这两位,一位是大连造船厂的工程师,设计主管魏松。另一位是南极中山站的地理专家姜淮黎。”刘杰向他的船员介绍道。上船来的两位客人和船员们互相点头礼貌一下,不过从航行开始以来的这段时间,魏松和姜淮黎和船上的船员并不怎么说话,他们两个倒是经常在一起交谈。船上的船员们都是军队出生,和这两个浑身透露着书生气的人确实不怎么合得来,也没有什么话题可以说。
“那么,也差不多该吧具体的任务讲给我们听听了吧。”刘建业直接开口问道。
“啊……我们到哪儿了?”魏松问道。
“我们已经进了搜索海域,如果没有出什么大的差错的话,我们应该能在一天只内找到我们要找的。”刘杰说道,他是船上的话事人,那么交流工作也需要他来承担。
“嗯……好吧……”魏松和姜淮黎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姜淮黎开口了,刘杰他们全都看着他。
“首先,我必须强调一点,接下来的内容都是国家机密,是国家安全局列为最高级没的内容。你们都知道,一个月以前,中山站接收到一组求救讯号。讯号来自这片海域,经过分析传送回来的这组讯号,我们可以确定,这组讯号来自……额……来自‘向阳红106’号科学考察船。”
“屁!向阳红一型的船根本没有这个编号……”冯青河毫不客气说道,搜救中心的基础课程之一就是要记住大量的国产船只的型号还有大概数据,这些内容在救援行动中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嗯……”姜淮黎被这突如其来的,失礼而且粗暴地打断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继续说下去。刘杰拍了一下冯青河的肩膀以示警告,然后他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让姜淮黎接着说下去。
“实际上,也没有说错,这条船没有被编入正规的船只编号里面。向阳红级科考船实际上有一艘是秘密建造的,它是最后一条,并且和之前的同级船只性质完全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这是最高机密的原因,这条船本身就是秘密建造的,大连造船厂负责接单,并且对外宣称这个只是一艘普通货船。”姜淮黎说着转头看向魏松,他是大连造船厂的设计主管,他的证明是最有力的。
“嗯……确实是这样,这条船当年我们船厂接到订单的时候……呃……”
“嗯,好吧我们知道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