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乱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刺耳的笑声穿过宅邸,伴随着愤怒的低吼与遍野的哀鸿。李遐玉将李遐龄紧紧地搂在怀中,捂住他的双耳。分明身前依偎着阿弟,身后还有谢琰,她却觉得自己的血肉筋骨都已经被寒风与噩耗冻得寸寸成冰。
世间一切仿佛都已经远去,只余下他们三人仍然活在这个漆黑的小密室当中。只要想到或许长泽县城内如今已是十不存一,甚至仅剩下他们,她便觉得冰冷刺骨、心痛难当。念及生死不知的阿爷与阿娘,她既惊惶恐惧,又忿恨之极。然而,无论情绪如何激烈,她都不能再表露出半分,反倒要强作镇定,安抚年幼的阿弟。
仿佛过了许久,又仿佛不过是片刻之间,夹杂着猖狂大笑、惨嚎哭喊的声音终于渐渐远去。谢琰静静听了半晌,直至再也听不见任何声响,这才微微动了动,低声道:“薛延陀人许是已经走了,咱们出去看看?”
“算算时辰,大概已经过去一日一夜,我们也不应该仅仅只是躲在此处空等。”李遐玉回道。她忧心孙氏的安危,若不是顾念着她留下的话,早便忍耐不住了。
两人因许久不曾饮食的缘故,声音都有些低哑。李遐龄则并未发声,似是已经昏过去了。
谢琰试着挪动身子,却发觉因太久不曾动,浑身早已是麻木不堪。他拧起眉,索性忍痛往后一撞,将青石砖都撞飞出去,自己也倒在浴池底部,挣扎了许久才坐起来。这番动静虽然并不小,却似乎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李遐玉仔细听了听,方小心翼翼地钻出密室。
因着长时间都只能保持同一姿势,她亦觉得身子酸痛得很,已经没有气力将李遐龄也抱出来了。不过,不待她请谢琰相助,他便已经再度躬身进入密室,将李遐龄夹带而出。他们在小浴池中休息了片刻,确定宅院里确实没有动静之后,这才推开头顶的浴斛。
外头果然已经入夜,一片静谧。恍然间,李遐玉甚至觉得,他们所经历的那一夜都只是个噩梦而已。然而,被踢坏的门在寒风中轻轻摆动,发出吱呀的声响;院子里满是脏污,白雪覆盖之处皆已经被践踏成了泥水;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完全掩盖住了昔日家中温暖的熏香气息——这一切都提醒着她:城破家亡,才是事实。
耳房内空无一人,李遐玉猛然清醒过来,唤着“阿娘”便奔向正房。然而,甫踏进正房,她便瞧见威娘倒卧在床榻前,身下血泊已经凝结成冰。她仍怀着一丝希望,将威娘翻过来,试了试她的鼻息。然而,这个脸色青白的忠婢却已经不可能再度站起来了。
希望落空之后的不祥之感令李遐玉抽泣起来:“阿娘!阿娘!”
她打开储藏衣物的橱柜,奔进卧房钻进床底下,四处寻找,却仍不见孙氏的踪影。而后,她又跑向东厢房,在堂屋中便发现了几个部曲肢体不全的尸首。这些勇武的大汉在临死之前与薛延陀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身上满是伤痕,还被敌人砍下了头颅带走作为报复。她看着眼前的惨状,浑身发软,几乎要昏厥过去。
然而,她到底克制住了恐惧与失措——没有寻得孙氏,她便不可能放弃。不错,她心里仍然存着一线微弱的希望:哪怕漫天神佛有一丝怜悯……也必定不会让她与阿弟成为失去怙恃的孤儿罢!!
“阿娘!我是元娘!阿娘,你在何处?!”忍着强烈的不适感,她跌跌撞撞地越过堂屋,走入寝房内。而后,她一眼就看见插在橱柜上那把弯刀。刀身上的血、橱柜里流出的血汇成了涓流,都早已经凝住了。里头……里头……
分明知道孙氏或许就在这橱柜里,李遐玉却再也不敢上前一步。强烈的心悸突然袭来,她眼前一黑,捂住自己的胸口,倒在了地上。
再度醒来的时候,李遐玉便发现,自己与李遐龄正睡在厨房角落里的柴堆边。谢琰借着厨下灶膛里未燃尽的木炭烧起了火,火光跃动着映在他们身上,照得浑身暖和起来,一度冷到骨子里的寒气也仿佛被驱散了。他依旧坐得脊背挺直,风骨凛然,却隐约多了些许曾经杀过人、染过血的悍然之气。
“李娘子,用点吃食罢。”发觉她醒了,谢琰推过来一个破碗,里头装着半碗粟米粥。厨房内的粮食、肉菜等物几乎都已经被薛延陀人抢走了,碗碟陶罐等器具则被砸光了,一片狼藉。他好不容易才收集了些许粗粮,却也只能供得他们一顿所食而已。
李遐玉确实饿得狠了,腹部隐隐作痛,但此刻她却无心吃食,只是默默地站了起来。
“李家世母的遗体,我已经放到了之前藏身的密室中。”谢琰道,“那位婢女与几位忠义之士,也都放在了小浴池中。”他注视着李遐玉,声音轻了些:“方才玉郎醒过来后,也用了些吃食。你是阿姊,更应该照顾好自个儿,别教他小小年纪还须得为你担心。”他并不认为,李遐玉能安然面对母亲的遗体。而且,有些事,她毫不知情反而更好些。
“……谢郎君说得是,多谢。”李遐玉沉默半晌后,便坐了下来,强迫自己将那半碗粗糙的粟米粥喝下去。这种未曾脱壳的粟米,平日里连仆婢都不愿意食用,买来大约也放了许久,不但有种奇怪的异味,亦刮得她的喉咙疼痛不已。不过,不论如何这也是粮食,吃了半碗居然也饱了,浑身多了些气力。
想到谢琰与李遐龄都吃了这粟米粥,她忍不住心生担忧,伸手试了试自家阿弟额头的温度。直到确定他并未受寒发热,用了这种吃食似乎也没有出现什么异状,这才略放下心来。
见她冷静许多,谢琰便带着她又去了浴房。他早已经将浴池填了土石,因而只能看见一抔新土。李遐玉跪地叩首,行了稽首大礼之后,又默默地祈祷了许久,这才离开。眼下长泽县城并不安稳,她也无法为阿娘举办丧礼,只能暂时将她留在这方土地之中,改日再为她迁葬了。
两人举着火,在正房、厢房里搜寻多时,好不容易寻了些用得上的物事,装了几个包袱,回到厨房。经过菜窖时,李遐玉瞥了一眼。里头依稀倒卧的尸首并未让她有任何动容,仿佛见到尸体已经是再寻常不过之事。谢琰亦是眼不见为净,只合上了门便罢了。
天边渐渐亮了起来。与那一夜的恐惧绝望相较,整座长泽县城仿佛多了些许生气,隐约能听见细碎的人声。谢琰侧耳静听,低声问:“李娘子有何打算?”
李遐玉沉默了许久,才道:“我要去顺化府军营,找我阿爷。”
“……令尊恐怕已经凶多吉少。”谢琰直率地道,“且不说薛延陀人很可能还在附近游荡劫掠,并未走远。我仍依稀记得,顺化府军营很是靠近昭武九姓胡人、六胡州粟特人聚居之处,离突厥降部所在的顺州、化州亦不远,很是危险。你带着玉郎只身前去,也只是有去无回而已。李娘子不如再斟酌一二罢。”
“便是阿爷已经战死,我与玉郎也须得为他收敛遗体。”李遐玉有些固执地回道。她心里其实很清楚,李信已经不可能生还,她此去顺化府军营也未必能寻得着他的遗体。但寻不着与不去寻却是两回事。
“寻着遗体之后呢?”谢琰又问。
李遐玉道:“祖父在灵州任河间府折冲都尉。我与阿弟会去灵州投奔祖父、祖母,替阿爷阿娘尽孝。”其实,他们离开河间府来到长泽县城也不过是这两年之事。阿爷李信是独子,本应世袭祖父折冲都尉之职,他却不愿受此荫护,转而去了夏州顺化府任校尉。他原本打算将妻儿都留在灵州弘静县侍奉父母,但因孙氏与阿家柴氏难以相处,后来便以照顾阿郎为借口带着儿女迁了过来。故而,她其实是在灵州长大的,对于弘静县比长泽县还更熟悉些。
谢琰到底对这些边镇县城并不了解,又问:“弘静县离长泽县多远?在长城之内或是之外?”
“附近便是贺兰山,并未修筑长城。”李遐玉回道。至于距离,她亦有些不确定:“此去弘静县,约莫五六百里?当初阿娘带着我们来长泽县,绕过了胡人聚居之处,牛车行了十日方到。”
谢琰道:“牛车行十日,恐怕凭着双足行走,至少须得二十几日。毕竟,你们人小力孤,不可能一直不眠不休。而且,就算绕过胡人聚居之处,此时动荡不安,仍然十分危险。倒不如先入关,从宁朔县往灵州而去,总能安稳一些。”
李遐玉垂下眼:“最安稳之法,莫过于就在此等着。祖父若得知长泽县被薛延陀人攻破,定会派遣部曲前来找寻我们。”
“确实如此。”谢琰道,“离开长泽县城,反倒处处危险。而且,令祖父遣部曲前来,反而方便去顺化府军营找寻令尊之遗体。”
李遐玉不得不承认,他所言确实很有道理。倘若因一时冲动而冒险,让自己与阿弟陷入险境之中,反倒是对不住阿娘临终前的托付。“罢了,就在此等着罢。待天亮之后,再去寻些粮食,也好熬过这些日子。不知……谢郎君又有何打算?”
“我也有些担心叔父的安危。不过,他武艺高强,应当无事。所以,我反倒是有些不放心你们姊弟二人。待令祖父派人来接走你们,我才能放心去找叔父。”谢琰道。
李遐玉望着眼前这个少年郎,目光柔和了几分:“谢郎君高义。若是祖父遣人前来,不如让他们也帮着你找寻令叔父,总比你独自一人更快些。而且,你若不能与叔父团聚,我与玉郎也不可能安心离开。”若是没有谢琰在,她与阿弟大概早已经受不住这番打击了罢。
“我到底仍是看着年幼了些,所以你们都不放心。”谢琰微微弯起嘴角,“罢了,便是我说独自一人亦无妨,你也不会信。到时候再说罢。”
两人说定之后,心中都觉得安稳了几分。李遐玉便又道:“我和玉郎身上还有些钱财,待会儿倒是可去南市的粮行中看一看。倘若粮行已经被抢光,也总该有些人家藏了粮食罢。”
谢琰略作沉吟:“如今城内纷乱,还是不露财为好。我们外出之时,也尽量找些仆婢的衣物穿着,才不引人瞩目。否则,有人趁乱将咱们掳去卖了,也不无可能。”他一路自故乡行来,对于世情比李遐玉清楚多了,也知道战乱之后才更应该提防旁人。纵然昔日是同城之人,甚至熟识之人,今日为了能活命的粮食或者钱财,便保不准会做出什么事。
李遐玉咬了咬唇:“那玉郎应该跟着我们,将他一人留在这里也不妥。”更何况,这宅院里到处都是尸首,他年纪幼小,恐怕会吓着。
谢琰颔首:“我们一起去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