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挠挠头,看了看眼前有些崎岖的山路,脑子里便冒出鲁迅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根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成了路。我拉着钟芳芳的手,将她一起,拉入到我的回忆中……
这个吉普车,绝对属于牛a和牛c中间一般的存在,不但一路开去,几乎所有的国营加油站都免费加油,他们那个叫什么易捷超市,更是随便拿,小林哥似乎看到了我的疑惑,他哈哈大笑:“我就是他们的财神!给我加一百块的油,他们找领导最少要报销三百块,哎,这里面的事情哎呀……”
拥有两台发动机的吉普车再公路上全速行进,小林哥根本不看什么限速,摄像头那些,以超过200公里的时速朝着东北方向,再高速路上肆无忌惮的狂奔。
四天后,我们开出高速路,进入一条省道,看路标,似乎是黑龙江省内了,我看到路边很有东北农村特点的房子,看到了一片又一片起伏的山脉,对于从小再平原长大的我,充满了新奇感。
吉普车下了省道,又拐到一条稍微小的公路上,七拐八拐,再不同的路口穿行,最后,车子开进了一条不算很宽的山路,又行进了三个小时,开过蜿蜒的山路,终于来到了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山村内。
这个屯子名字很特别,叫白骨屯,乍一看,还以为是西游记里面的白骨精呢!但是这个屯子绝对和白骨精没有任何关系,那里的村民男人彪悍粗壮,典型的东北大汉模样,女的温柔机灵,更是显出了东北人独有的韵味。
小林哥的家便是再这屯子里,靠打猎为生,我们到来的时候,林父还在山里没有回来,我饶有兴趣的看着小房内挂满了各种动物的皮毛,有漂亮的貂皮,松鼠,山羊,正在欣赏,院子里就传来一句惊喜的声音,声音很粗犷:“林子回来了!”小林哥听到这个声音,就好像小孩子一样的跳了起来:“爹!”一声发自肺腑的叫声发出后,一个箭步便窜到了院子内,。
小林哥的父亲身高足足有1米9,他的肩膀上扛着一指常常的猎枪,手里拎着还在垂死挣扎的兔子,看到我也从屋子里出来,没等小林哥开口介绍。就指着我说:“你,你就是小林子说的安强吧?不错,不错,小伙子哦很精神的!”我嘿嘿一笑,几个人又回到了屋内。
小林哥自小丧母,都是林父又当爹又当娘的养大,那父子间的感情自然不必说,而小林一年能从部队回来一次,这短短的假期更是林父比过年还开心的日子。
山里人没那么多事情,正好这样,我也不用过分的拘束,而再山里,最有意思的,自然就是上山打猎了!我来到的时候,正好十月份,在东北,已经是深秋了,山里的猎人,一年的收入,也大多都是再这个时候,所以我刚到的第二天,就兴冲冲的和小林哥上山了。
林父家养着一指很凶的猎狗,品种我看不出来,好像苏联红吧,个头很大,,对待我们象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山里的猎物,却象冬天一样冷酷无情!
进山一次,最少半个月,我们带着干粮,和一些必须的工具,牵着那条大黄,三个人便融入了山林。
“哇!哇!”一种很象小孩子的声音隐隐传来,我一愣:不对啊,这里没有水,怎么有娃娃鱼的声音呢?就听到这声音。就连林父也有些愣,这是什么?不过林父还是好奇,他冲着大黄说:“大黄,过去看看!”没想到,这指英勇的大黄狗,却畏缩起来,它呜咽着,就是不肯挪动自己的脚步,林父骂了一声,就自己迈开腿,朝着那声音发出的地方走去,我和小林哥也紧紧地跟在后面。
那声音是从一个草丛内发出的,我们三个人慢慢接近,身后的大黄狗终于也有勇气了,他远远的跟在我们身后,对于这样的表现,林父狠狠的咒骂:“白养活你了就这个兔子胆!”不过说归说,林父依然朝着那声音走去。慢慢的,就连走在最后的我也发现了,草丛中,躺着一指不断蠕动的东西。
那个东西好像狗,又似乎不是狗,它的前腿很短,后腿却很长,活像一指畸形的狼,林父看了看,猛然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个狈啊!
我指听过狼狈为奸这个成语,对于什么是狈,我还真的没听说,林父点了一支烟,慢慢的说:“很多人东北人都知道这样的一个故事。是老太太杀狈,我给你讲讲,这东西我也是第一次看到呢!”
关于狈这种动物,在长白山地区有许多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故事之一是《老太太智杀狼狈》。说是从前在长白山下有家猎户,主人病死后只剩下一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有一天傍晚,一只像狼不是狼,前腿短后腿长的动物爬到猎户家,要找老太太报仇。老太太说,我也没招惹你,你报啥仇呀?那奇怪的动物说:我是狈,因为前腿短,平时走路要靠狼帮助。可是你家猎户把狼给打死了,我走路不方便,所以要找你报仇......话没说完,狈站起身扑到老太太身上,要吃掉老太太。恰在这时,门外一位猎人路过,问老太太跟谁说话,狈见来了人,很害怕,忙对老太太说:你千万别说我是狈,不然我就咬死你!老太太只好对猎人说是来了个亲戚串门。猎人说:我咋看像狼呢?狈一听,更害怕了,两条后腿站不住了,直发抖。老太太对狈说,我看你站不住了,干脆把你两只前腿绑到树上吧,不然你两条前腿落地就不像人了......。狈一听,觉得有理,忙让老太太把它两条前腿绑在院子中间一棵树上。老太太把狈绑结实以后,朝猎人大声喊:快来呀!这是一条狈呀......。狈大吃一惊,知道上当,想挣扎逃跑已经晚了......。
看书辋首发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