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一日凌晨,寒风刺骨,康熙率王公大臣从乾清官出发,步行前往天坛致祭。事前他亲自撰就的祭文中说:伏恳苍天佑助,“悯念笃诚,立垂昭鉴,俾沉疴迅起,遐算长延。若大数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读祝版时,玄烨跪在坛前,滴泪成冰,在场王公大臣无不感泣。34岁的康熙竟然乞求上苍,以减少他本人的寿命为交换,尽可能地延长孝庄的生命,足见他对祖母感情之深,依恋之至。
可是,康熙的赤诚并没有感动上苍,这次不同寻常的天坛之行,未能取得他期望的效果。
月末,孝庄与世长辞。弥留之际,她嘱咐康熙:“太宗文皇帝安息日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思念你阿妈不忍远去。在孝陵附近找一地方安置,我就没有遗憾了。”她知道孙儿对她的感情,担心孙儿过度悲伤,特在遗诏中指出:“惟是皇帝大孝性成,超越千古,恐过于悲痛,宜勉自节哀,以万机为重”。“其丧制,悉遵典礼,成服后三日,皇帝即行听政。”又叮嘱身为皇太后的儿媳:“我病若不起,皇帝断勿割辫。”
尽管康熙已有精神准备,但事情真的到来时,仍然难以承受。孝庄逝世后一连十余日,玄烨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人口,以至吐血昏迷。他违反清朝后丧皇帝例不割辫的祖制,不遵祖母遗旨,不听皇太后劝告,毅然割辫;又拒绝臣子关于“我朝向日所行,年内丧事不令腧年”的奏告,决定将孝庄梓宫安放在慈宁宫内,直到翌年正月十一日发引。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春佳节,康熙坚持于慈宁宫为祖母守丧。他“每念教育深思,哀痛实难自禁”,恸哭不止如前。正月十一日,孝庄的梓宫被迁往朝阳门外殡宫,发引时,康熙“割断轿绳”,坚持步行;途中每次更换抬梓宫的扛夫时,也“必跪于道左痛哭,以至奉安处,刻不停声。”康熙执意为祖母持服守丧二十七个月,后经百官士民再三劝奏,才勉强同意依照祖母的遗嘱,“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
守丧生活与巨大悲痛,几乎摧毁了玄烨的身体,好在婉仪一直有给康熙调养身体,虽然身体不致有损,但是康熙哀伤过度,耗费心神,这要靠康熙自己调节。
康熙二十七年四月,玄烨亲自护送祖母的梓宫,前往遵化孝陵以南刚刚建成的暂安奉殿,恭视封掩。
孝庄去世后,康熙谕令礼部并传谕诸王、大臣:“太皇太后祭物,俱照世祖皇帝往例。”表明祭祀孝庄的规格,完全同皇帝相埒。
很长一段时间,玄烨不愿再经过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甚至不愿从与慈宁宫遥相对应的隆宗门出入。每当必须路过时,便绕道而行,以免触景生情,令人心碎。康熙二十七年三月底,他对大臣们说:“从前诣两宫请安时,皆于起居注记档。今诣(皇太后)宁寿宫请安时,朕因不忍过慈宁宫,故从启祥门行走。但此系宫禁之地,外官无由得知。此后每次请安,著令太监传谕敦住,仍令起居注官记载,其不忍由隆宗门行走之故,亦令谕侍郎库勒纳知之。”
孝庄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对于顺治这个多年盼望的儿子,不能说有多疼爱,皇太极再时忙着争宠,忙着除掉宸妃,等到顺治登基时皇位不稳,攀附多尔衮,多尔衮死后又干涉顺治的决定,母子两人相处嫌隙越来越大。也许是怕重蹈她他顺治的关系,对于这个隔辈的孙子教导起来很用心,也不干涉康熙的决定。
孝庄在顺治时期让顺治最厌恶事情不过是和多尔衮不清不楚,再就是顺治后宫的女人多是孝庄选的蒙古居多。
到了康熙这儿,蒙古贵族多是闲职,把蒙古闺女送入宫中也会被康熙不喜。
又有当时形势,孝庄为了康熙皇位的稳定,选的都是康熙一脉的温柔贤淑的满族贵女,最起码能与康熙说的上话的。之后选秀进的宫女多是为了稳定前朝,掌握一个平衡知道。
就贵妃婉仪超出了孝庄的预料,虽然佟佳氏可以有女儿入宫,当时选秀的还有佟国维的女儿,但是康熙一道旨意下去给赐婚了,孝庄没有多想,以为是佟家来求的,照顾表姐,毕竟虽然入宫身份尊贵,但是后宫的争斗是不会少的,那佟国维女儿还有些天真,嫁个宗室是不错的。
哪想到到了下一次选秀康熙竟把他表妹佟国刚的女儿选进攻,这样孝庄不得不多想,康熙平时就经常照顾她,又是青梅竹马,康熙有段时间看低迷的一阵,孝庄总觉的与她有关。从她进宫这些年,虽然刚开始也很喜欢她,但是观察下来,康熙对这个表妹感情不一般,对她时不时的敲打,而康熙给了她两个儿子,又加了个养子,孝庄觉得危险了,而且康熙对他表妹的宠爱都已经到台面上来了,虽然招其他宫妃侍寝的时间差不多,后宫阿哥接连的出生,但是康熙对他表妹的宠爱已经过了。
康熙雨露均站,孝庄也没法说。等她病重想要告诫康熙,但是见康熙满脸的哀切,不停的安慰她,孝庄在心里叹了口气,算了,他是了解自己的孙儿的,是个英明果断的君主,让一个真心为他的女人在她身边也好,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不是谁都忍受的了得,孝庄看的出婉仪是真心对康熙好,现在还无关情爱,像是亲人,她们也确实是亲人,不似其他女人心思都不单纯。
婉仪不知道就是因为她没表现出对康熙的爱恋才逃过一劫。虽然她不见得放在心上,但是要是孝庄在康熙面前说什么话或有什么举动也够她吃一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