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远了,话再回到小学时代,有一件事坏孩子至今难以忘怀。
记得那个时候,因为家境不好,一家人只能勉强度日。可是不管生活多么困难,母亲总是省吃俭用在过年的时候给坏孩子做一身新衣服。那个时候,不知为什么母亲总是把衣服做的略大一些,穿在身上感觉就是不得劲。现在想想母亲可能就是为了让自己多穿几年吧。
就因为此也惹来了不少同学们的嬉笑,童年时期的孩子可能都有同感,受到嘲弄是件特别没有面子的事情。坏孩子更是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可他却偏偏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无论做什么在别人眼里都不好,渐渐地自己都觉得自己真的就不好了。这种心里的形成是与身边的人和环境息息相关的,他自己根本无力改变,造成的后果也是致命的。
同学们这样,坏孩子可以置之不理,可老师如果这样,那后果可想而知。老师的话如同圣旨,他说的话在同学们的眼里永远都是对的,言一出,必定会群效之。就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坏孩子好多年都感觉无地自容,为此他特别生气自己的母亲。
记得那年冬天,母亲早早的给坏孩子买了一顶棉帽子。帽子是古铜色的,耳朵上有毛毛,特别暖和,就是有些大,稍一低头就会掉下来。那天,阿华又因为坏孩子写字不好把坏孩子叫到讲台边上,不由分说就是一通嘲笑,当然挨教杆是避免不了的。之后,坏孩子按照阿华的意思站在讲台沿上,低头弯腰以示惩罚。
坏孩子受到这样的惩罚早已经习惯,虽然他感觉特别丢人,可他没有反抗的余地,在他的眼里阿华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坏孩子站在讲台上面向全班同学,刚一低头,那顶有些大的棉帽子瞬间就掉在地上,轱辘辘滚出了好远。引来同学们一阵大笑那是很自然的事,这些对于坏孩子来说早已经司空见惯,心灵一次次被无情的摧残,他只能忍受。小时候的坏孩子只知道羞愧,他无地自容,可他却从来不敢回家告诉母亲!
这个时候,阿华也笑了。他一把捡起滚到课桌底下的的帽子,捂着鼻子,端详了一下那顶有些大的帽子,说:“你娘就怕冻着你,给你买了这么个‘大铜帽子’!能装上你两个脑袋了。
此话一出,马上又惹的同学们一阵笑。那一刻坏孩子羞愧极了,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阿华来到弯着腰一动不敢动的坏孩子跟前,几次把帽子给坏孩子带上,又几次掉在地上。阿华用力按了一把,坏孩子柔弱的身体倒退了几步,帽子还是无法戴在头上。因为阿华不发话,坏孩子是不敢将弯成问号的身体直起来的。
没有办法,阿华只好把帽子放在一边,还不忘说一句:“我看以后就叫你‘大铜帽子吧!”就因为阿华的一句话,那个冬天坏孩子有了一个让自己感到无比耻辱的,‘大铜帽子’!很快这个就在同学们中间流传开了。那个时候坏孩子整天期盼着冬天马上过去,那样他就可以摘掉这个让他抬不起头的‘大铜帽子’了。
为了那顶帽子坏孩子羞愧了好几年,后来一看到那顶帽子他就起鸡皮疙瘩,这可能就是条件反射吧。再后来坏孩子趁母亲不注意干脆将帽子扔掉了,因为那顶帽子就像个幽灵,只要他存在一天,坏孩子都感觉不安。虽然以后母亲也到处找起过那顶帽子,但坏孩子守口如瓶,一问三不知,直到今天在母亲心里也是一个谜。
坏孩子上小学的时候不仅仅为了穿戴怕了母亲,他最怕的是母亲去学校了。那个时候,坏孩子已经无心学习,他总是胡思乱想。他害怕下雪下雨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母亲最有可能来学校了。
记得一天中午放学前不久,外面下起了大雨。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学校,她无所顾忌的敲了一下教室的门,同学们的眼睛齐刷刷的看了过去。透过有些模糊的玻璃,坏孩子一眼就认出了母亲,他的心咯噔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他难受极了。
母亲慢慢的推开门,手里拿着一块可以遮住身子的塑料布。阿华笑着来到母亲身边问:“有事吗?”
“我给某某谁拿了一块防雨的塑料布,放学回家披着。”母亲看着坐在那里的坏孩子说。
“嗯、嗯!还愣着干嘛?快过来拿着吧!”阿华笑着对坏孩子说。
坏孩子满脸通红,拘谨的拿着母亲送来的塑料布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他或许已经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母亲走了,阿华收起了笑容,看了一眼坏孩子,毫不客气的说:“你娘们就是娇贵,别人的娘也没有来送雨具的,每次都是你娘!”
话音刚落,同学们的目光又齐刷刷的看着坏孩子。坏孩子委屈极了,他有些恨母亲,如果母亲不来,阿华就不会这样说自己。他真的害怕同学们异样的眼神,因为那样的眼神足可以穿透他的心脏。
就这样坏孩子的自尊心又一次因为母亲的不请自来受到了伤害。回到家他埋怨母亲不应该去学校,他告诉母亲以后无论怎样千万不要再去学校了,他却始终没有说出为什么?
这件事直到现在,坏孩子仍然闭口不谈。不过他对阿华已经由怕转变成了恨,他耿耿于怀!现在想想,他也想不出那个时候母亲错在哪里?自己又做错了什么?为什么阿华总是这样对待自己。他也不止一次的想:难道自己的父亲或是爷爷早些年得罪过他,不然他怎么可能这样无情的玩弄自己,坏孩子很茫然。
坏孩子特别感谢初中的班主任老师。隋老师三十多岁,人长大特别帅,一口浓重的外地口音。隋老师教学有他独特的办法,而且平易近人,对同学一视同仁,从来不对任何一个人有偏见。
在初中的时候,坏孩子第一次有了同桌,第一次感受到了做人应该有的平等。第一次对上语文课产生了兴趣。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从小养成的自卑,确切的说是阿华教会自己的自卑。他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仍然会磕巴嘴,仍然会哆嗦。直到走向社会这种毛病依然没有改变,这也直接造成了他看待问题的偏激和遇事躲躲闪闪。他有事依然不敢告诉任何人,包括父母!一种莫名的恐惧始终伴随着他几十年,这种看不见的心灵枷锁已经把他牢牢地锁住。
坏孩子清楚的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唯一一次挨隋老师的打是因为偷西瓜。同样是挨打,也同样是记忆犹新不能忘怀。但不同的是,这次坏孩子不但没有感觉到羞愧和自卑,他反而很高兴,因为通过这件事他感受到了平等,也感受到了尊重。
事情是这样的,春天,附近村庄有的人家种了西瓜。等西瓜成熟的时候,有不谙世事的同学就会利用中午的时间结伙去农民的西瓜地里偷西瓜吃。
那一天中午几个同学去偷西瓜时,被农民伯伯发现了,并且抓住了一个跑不快的笨同学。农民伯伯很生气,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就要上市的西瓜,被眼前的同学糟蹋的不成样子。一怒之下就把那个笨蛋同学押解到了学校办公室。当隋老师知道这些偷西瓜的人是自己教的学生后,立刻给农民伯伯赔了不是。农民伯伯很通情搭理,没有深追究就回家了。
等农民伯伯走后,隋老师的脸也气青了。在坏孩子的记忆里,那次是隋老师最生气的一次。从来不打人的他,那次却狠狠的打了那个笨蛋同学,然后让他写下一块偷瓜同伙的名字。那个笨蛋同学不敢怠慢,很快便一一列在老师提供的纸上。
隋老师让那个同学继续在办公室罚站,自己怒气冲冲的来到教室,大声的叫着纸上的名字,念完后让他们到办公室。坏孩子很是不解,他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生气的叫自己?看着老师生气的样子,坏孩子有些惴惴不安,就怯怯的跟着其它同学一块来到办公室。等进了办公室,隋老师啪的一下重重的把房门关上。然后二话不说就拿着教杆狠狠的打着在场的每一个同学。
教杆每打坏孩子一下,他的心就猛跳一下,疼的他的嘴一咧一咧的却不敢吱声。这种久违的惩罚坏孩子已经好久没有体会到了,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小学,回到了阿华那个年代。莫名的挨打,坏孩子委屈极了。
隋老师打累了,喘了会粗气,然后问在场的每一个同学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打你们吗?”
其它同学就像犯了罪似的异口同声说:知道!
只有坏孩子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左右看看,声音颤抖的说:“我不知道啊?”
“让你装傻,我让你装傻……”因为一句不知道坏孩子又多挨了老师好几教杆。
坏孩子疼的把头使劲扭向办公桌的方向,大气不敢喘一口。等老师不打了,坏孩子闭着的眼睛才慢慢地睁开,同时他也看到了桌子上老师刚才拿着的那张纸,上面的名字赫然在目。原来上面根本没有自己,却有一个同样末尾是‘道’的同学的名字跃然纸上。坏孩子顿时就明白了。
坏孩子看着老师,胆怯的说:“老师纸上的那个名字不是我啊!”
隋老师先是一惊,然后拿起纸仔细的看了一下。然后很不好意思的说道:“对不起!老师看错了,你回教室吧!”
老师的话不多,一句对不起,坏孩子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因为老师的错误给自己道歉。老师的一句对不起,让他特别激动,疼也不见得疼了。以至于到今天回忆起来还激动不已,他无数次的想:如果小学时候就遇到这样奖罚分明的好老师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