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是一首描绘寻找隐士的诗,倒是和现在冉操以及谢氏姐弟的处境有些差不多。
那治学所的后面,想不到却是一段曲径通幽的小路。
这小路堪堪能让牛车通过,再往前面走,却是一处小山谷,中间一座木屋,显得堂堂正正,就落座在山谷的中间。
在木屋旁边,还有几株桃树,而另外一处谷口,则是一处天然形成的水池,在池塘边还有几颗柳树。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隐居绝佳的住处。
许询便是一位隐士,而且还是大隐士。
什么叫做隐士呢?
首先要知道,并不是所有居于乡野山林不入仕途之人都可称为隐士。
隐士首先得是有知识的人,是“士”阶层的成员之一。
那些向往入仕但却无机会无能力入仕之人不是隐士,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也不是隐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被称之为隐士。
他们跟庄子一样,崇尚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选择隐修专注研究学问的生活方式。
许询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出身高阳许氏,源于姬姓。
高阳许氏之中,在汉末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他的名字就叫做许攸。
所以许询毫无疑问,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士族子弟。
木屋是关着的,山谷也非常安静,预示着主人不在家。
但冉操他们没有立马回去,而是都下了车,就在水池旁边的亭台里面就坐等候。
这时候天色也接近午时了,估计许询也到了该回来的时候。
稍许,便听见谷外有人吟诵:“亹亹玄思得,濯濯情累除。”
听声音,正是在治学所前冉操请教其姓名,却没有得到回答的那人。
也是谢玄,说他无礼的那一位。
不过在他的身后,却还跟着三个年轻人。
冉操与谢氏姐弟连忙一道起身侯着,等许询走到了身前,才一起拜见。
许询多看了一眼冉操,认出他来了,便眯着眼睛问道:“三位前来某隐居之处,却是为何?”
不像其他人一样,见面了就问出身来历,可见许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喜欢人们攀比出身的那一套。
要是他也喜欢这样,恐怕他就不是一个隐士,而是早就到建康做官去了。
纵然如此,但是处于礼貌,还是得自报家门。
冉操便上前说道:“晚辈京口人氏……”
哪知冉操话都没说完,许询便摆起手来,打断道:“我并没有问你是何处人氏!”
冉操有些尴尬,便不说话了。
谢道韫走了出来,拱手道:“许先生,在下祝英台,这一次是奉命陪同这些小郎君,来先生处求学的!”
“求学?”许询听到谢道韫的话,倒是有了一些兴趣。
然后,许询的眼神便在谢玄的身上打量。
谢玄只得也上前行礼,拱手道:“幼度拜见许先生!”
“嗯,不错,不错!”许询不断点头,然后说道:“既然是来求学,那为何不去治学所呢?”
许询身后一个少年解释道:“三位贤俊,家父应太守之请,已经答应在治学所任教到三月,恐怕无暇接纳你们了!”
任教到三月……
从许询儿子说话的语气来看,好像这一次许询能答应太守任教,还是非常不情愿的。
而且任教也只是到三月,由此可见许询是有多难请!
再者,治学所都被安排在了郡城外的山上,而且大雪纷飞的时候,还要学子们早早便来上学,怨声载道的,可见这一切都是因为许询的缘故!
也难怪,祝永亭都被祝家想办法给送到郡学来了。
有许询在郡学任教,而且还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会稽郡当地的士族,肯定会撞破头都要把子弟给送过来的。
在会稽,许询的名声,可是不在谢安之下!
许询摆摆手,示意儿子不要说话,还是盯着谢玄,保持着那副询问的姿态。
谢玄被看得有些发毛,便答道:“区区郡学,可能比东山谢氏庄园?若不是因为许先生,幼度便跟随叔父学习,也定然能学业有成!”
这话说得有些无礼了,所以冉操和谢道韫都脸色不变,觉得谢玄这个时候闹小性子,可能会坏事。
但是许询却哈哈大笑,指着谢玄,对身后的几个儿子说道:“这便是谢氏玉树,本郡栋梁之才,莫非你们三个都没有耳闻?哈哈……”
大笑之后,许询摸了摸自己的胡子,也没有责怪谢玄的无礼。
谢玄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躬身说道:“原来先生,早已经识破幼度的身份。”
许询微微一笑,然后问道:“如今,你可还要来我处求学?”
谢玄反问:“先生可还乐意收下幼度?”
“若你能通过小考,自然!”许询如此回应。
谢玄大喜,冉操和谢道韫也是一样。
最激动的甚至还是谢道韫,她可能是被这意外的惊喜给真的惊讶到了,便上前道:“便请先生出题!”
许询点点头,说道:“幼度,你且听好!‘逝者如斯夫’一言,何解?请用《论语》原句答之!”
这出题倒不是很难,但答题的规定就有些难了。
必须得用《论语》原句来解读,那么能够回答这一句感叹时间的话,便非常的少。
为此,谢道韫和冉操,都有些担心地看着谢玄。
但谢家玉树,又岂是浪得虚名?
更何况,这一路上冉操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卷《论语》,做了一番临时抱佛脚的功课。
想到这里,谢道韫又对这个表兄有些佩服。
他居然真的猜对了,许询的出题!
谢玄略微一思索,便答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许询闻言大喜,指着谢玄说道:“此真乃谢家玉树,会稽良驹也!”
谢玄回答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微子》,但这却不是孔子的原话,而是孔子到楚国去,遇见一个狂人唱歌里面的语句。
可是许询也并没有要求谢玄用孔子的原话来回答,只说了论语,所以谢玄的回应是没错的。
而且谢玄这样回应,也更显得谢氏子弟,见识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