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125
月光皎洁,枯寺破败。
两个小小的人儿一前一后,两人的肩膀上一起单着一副担子,担子的中央挂着个与身体比例完全不符的巨大水桶。
两人借着月光走过崎岖的山路,最终来到破败的寺庙面前。
“慢点,慢点……好,别打翻了,好了。”
两人配合着一起蹲下,缓缓的将巨大的木桶放在了地上。
“呼……终于上来了。”站在后面的,个子稍微高一点的小光头抹了抹头上的汗珠,咧嘴笑道。
“嗯。”身材相对瘦小的猎户小子沉默的喘息着。
两人之所以在黑天才敢去打水,是因为白天的时候幕府军也会到那处水源取水,逼得两人不得不等到深更半夜这才敢露头取水。
“大哥,再这么下去不行了,生意越来越少,幕府的人却越来越多……”小光头话没说完,但猎户小子也知道他想说什么。
“你又想提那个什么桃花源了?”猎户小子回头看着他。
“呃……是。”小光头挠了挠自己那光溜溜的后脑勺。
猎户小子稍微沉默了一会,没有直接回答:“……先生火。”
“好。”
两人吃力的将大木桶挑进破庙,然后就是生火架锅,锅里放水放米。
然后就坐在火堆前默默的等着水开,期间两人谁都没有说话。
木柴时不时的发出爆响,火舌轻柔的亲吻着漆黑的锅底。
渐渐的,水汽冒出来了。
然后很快的,锅里的水就泛着花,冒出一个个泡泡。
米粒在沸水中翻滚着,在热量的作用下,淀粉和蛋白质渐渐的从米粒中溶解到米汤中,让米汤变得越来越粘稠。
“咕噜……”
闻着迷香,小光头使劲的吞了吞口水,不过很快有失落起来。
“三天了,已经三天没有生意了……如果再这么下去的话,咱们就又要饿肚子了。”小光头哀叹道。
“听说幕府的人在抓逃民……现在他们连逃到我们这里都变得困难了。”猎户小子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从那话语之间也不难听出他的无奈。
两人所说的生意,自然就是给那些逃难至此的难民做向导,利用他们熟悉周边地形的优势来引导难民们穿过蒙军与日军的交战区。
可最近,那个“桃花源”的传说愈演愈烈,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有人真的去过了一样。
如果只是看那些蛊惑人心的描述,的确令人心存向往——那是一个人人有田耕、有衣穿,能吃饱且不用担心武士老爷冲进自己家里睡自己婆娘、抢自己粮食,最后还要砍断自己的手脚来试刀的世界。
这样的地方,即便是在太平盛世都令人向往不已,又何况是是这乱世之中呢?
然而猎户小子知道,那些去追寻桃花源的人没有一个回来的,而那传说又是为何如此的具体呢?
显然这不过是是骗局罢了——不然为什么没有去过的人现身说法?
其实猎户小子并不清楚,所谓桃花源这三个字在汉语之中可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
桃花源出自《桃花源记》,作者些此篇文章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其中所诉桃花源至成书之日起,就成为了中华大地上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的和平美好之地。
所谓世外桃源指的就是类似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那种地方。
然而此文乃是魏晋时期陶渊明所著,在当下看来可也算是古文了,在日本只有那些从小就被教授汉语的贵族才能读懂,普通百姓根本不清楚也不想了解什么叫桃花源。
这所谓桃花源显然是舶来之物,再联系到桃花源的文化背景……让桃花源的事迹在关东平原大肆流传的幕后推手也就跃然纸上了。
而一旦知道幕后的人是谁,那么对于所谓桃花源是不是真的也就不用怀疑了。
然而不凑巧的是,两小都没什么文化,一个是猎户的儿子,一个是经都不会念的假和尚,怎么可能懂得高深的汉家文化?
“唉,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年难过了。”
小光头嘟嘟囔囔的从怀里珍惜的拿出一个油纸包,打开之后从中抓了一把干、碎的海苔撒入锅中,虽有又将油纸小心的包好。
猎户小子那边也没闲着,弄了几粒玻璃球大小的粗盐扔进锅里,手中拿着木勺在锅里来回搅拌。
火越来越小,粥越来越稠。
等浓郁的迷香充斥着整个大殿的时候,两小迫不及待的掏出各自的碗,舀起一大勺粘稠的米粥嘶溜嘶溜的喝了起来。
两人还都还在长身体,这一大锅粥看似很多,可等锅里见底儿的时候,两人还都没吃饱。
不过两小也习惯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填饱肚子那简直就是奢望。月光皎洁,枯寺破败。
两个小小的人儿一前一后,两人的肩膀上一起单着一副担子,担子的中央挂着个与身体比例完全不符的巨大水桶。
两人借着月光走过崎岖的山路,最终来到破败的寺庙面前。
“慢点,慢点……好,别打翻了,好了。”
两人配合着一起蹲下,缓缓的将巨大的木桶放在了地上。
“呼……终于上来了。”站在后面的,个子稍微高一点的小光头抹了抹头上的汗珠,咧嘴笑道。
“嗯。”身材相对瘦小的猎户小子沉默的喘息着。
两人之所以在黑天才敢去打水,是因为白天的时候幕府军也会到那处水源取水,逼得两人不得不等到深更半夜这才敢露头取水。
“大哥,再这么下去不行了,生意越来越少,幕府的人却越来越多……”小光头话没说完,但猎户小子也知道他想说什么。
“你又想提那个什么桃花源了?”猎户小子回头看着他。
“呃……是。”小光头挠了挠自己那光溜溜的后脑勺。
猎户小子稍微沉默了一会,没有直接回答:“……先生火。”
“好。”
两人吃力的将大木桶挑进破庙,然后就是生火架锅,锅里放水放米。
然后就坐在火堆前默默的等着水开,期间两人谁都没有说话。
木柴时不时的发出爆响,火舌轻柔的亲吻着漆黑的锅底。
渐渐的,水汽冒出来了。
然后很快的,锅里的水就泛着花,冒出一个个泡泡。
米粒在沸水中翻滚着,在热量的作用下,淀粉和蛋白质渐渐的从米粒中溶解到米汤中,让米汤变得越来越粘稠。
“咕噜……”
闻着迷香,小光头使劲的吞了吞口水,不过很快有失落起来。
“三天了,已经三天没有生意了……如果再这么下去的话,咱们就又要饿肚子了。”小光头哀叹道。
“听说幕府的人在抓逃民……现在他们连逃到我们这里都变得困难了。”猎户小子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从那话语之间也不难听出他的无奈。
两人所说的生意,自然就是给那些逃难至此的难民做向导,利用他们熟悉周边地形的优势来引导难民们穿过蒙军与日军的交战区。
可最近,那个“桃花源”的传说愈演愈烈,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有人真的去过了一样。
如果只是看那些蛊惑人心的描述,的确令人心存向往——那是一个人人有田耕、有衣穿,能吃饱且不用担心武士老爷冲进自己家里睡自己婆娘、抢自己粮食,最后还要砍断自己的手脚来试刀的世界。
这样的地方,即便是在太平盛世都令人向往不已,又何况是是这乱世之中呢?
然而猎户小子知道,那些去追寻桃花源的人没有一个回来的,而那传说又是为何如此的具体呢?
显然这不过是是骗局罢了——不然为什么没有去过的人现身说法?
其实猎户小子并不清楚,所谓桃花源这三个字在汉语之中可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
桃花源出自《桃花源记》,作者些此篇文章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其中所诉桃花源至成书之日起,就成为了中华大地上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的和平美好之地。
所谓世外桃源指的就是类似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那种地方。
然而此文乃是魏晋时期陶渊明所著,在当下看来可也算是古文了,在日本只有那些从小就被教授汉语的贵族才能读懂,普通百姓根本不清楚也不想了解什么叫桃花源。
这所谓桃花源显然是舶来之物,再联系到桃花源的文化背景……让桃花源的事迹在关东平原大肆流传的幕后推手也就跃然纸上了。
而一旦知道幕后的人是谁,那么对于所谓桃花源是不是真的也就不用怀疑了。
然而不凑巧的是,两小都没什么文化,一个是猎户的儿子,一个是经都不会念的假和尚,怎么可能懂得高深的汉家文化?
“唉,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年难过了。”
小光头嘟嘟囔囔的从怀里珍惜的拿出一个油纸包,打开之后从中抓了一把干、碎的海苔撒入锅中,虽有又将油纸小心的包好。
猎户小子那边也没闲着,弄了几粒玻璃球大小的粗盐扔进锅里,手中拿着木勺在锅里来回搅拌。
火越来越小,粥越来越稠。
等浓郁的迷香充斥着整个大殿的时候,两小迫不及待的掏出各自的碗,舀起一大勺粘稠的米粥嘶溜嘶溜的喝了起来。
两人还都还在长身体,这一大锅粥看似很多,可等锅里见底儿的时候,两人还都没吃饱。
不过两小也习惯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填饱肚子那简直就是奢望。月光皎洁,枯寺破败。
两个小小的人儿一前一后,两人的肩膀上一起单着一副担子,担子的中央挂着个与身体比例完全不符的巨大水桶。
两人借着月光走过崎岖的山路,最终来到破败的寺庙面前。
“慢点,慢点……好,别打翻了,好了。”
两人配合着一起蹲下,缓缓的将巨大的木桶放在了地上。
“呼……终于上来了。”站在后面的,个子稍微高一点的小光头抹了抹头上的汗珠,咧嘴笑道。
“嗯。”身材相对瘦小的猎户小子沉默的喘息着。
两人之所以在黑天才敢去打水,是因为白天的时候幕府军也会到那处水源取水,逼得两人不得不等到深更半夜这才敢露头取水。
“大哥,再这么下去不行了,生意越来越少,幕府的人却越来越多……”小光头话没说完,但猎户小子也知道他想说什么。
“你又想提那个什么桃花源了?”猎户小子回头看着他。
“呃……是。”小光头挠了挠自己那光溜溜的后脑勺。
猎户小子稍微沉默了一会,没有直接回答:“……先生火。”
“好。”
两人吃力的将大木桶挑进破庙,然后就是生火架锅,锅里放水放米。
然后就坐在火堆前默默的等着水开,期间两人谁都没有说话。
木柴时不时的发出爆响,火舌轻柔的亲吻着漆黑的锅底。
渐渐的,水汽冒出来了。
然后很快的,锅里的水就泛着花,冒出一个个泡泡。
米粒在沸水中翻滚着,在热量的作用下,淀粉和蛋白质渐渐的从米粒中溶解到米汤中,让米汤变得越来越粘稠。
“咕噜……”
闻着迷香,小光头使劲的吞了吞口水,不过很快有失落起来。
“三天了,已经三天没有生意了……如果再这么下去的话,咱们就又要饿肚子了。”小光头哀叹道。
“听说幕府的人在抓逃民……现在他们连逃到我们这里都变得困难了。”猎户小子的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但从那话语之间也不难听出他的无奈。
两人所说的生意,自然就是给那些逃难至此的难民做向导,利用他们熟悉周边地形的优势来引导难民们穿过蒙军与日军的交战区。
可最近,那个“桃花源”的传说愈演愈烈,而且传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有人真的去过了一样。
如果只是看那些蛊惑人心的描述,的确令人心存向往——那是一个人人有田耕、有衣穿,能吃饱且不用担心武士老爷冲进自己家里睡自己婆娘、抢自己粮食,最后还要砍断自己的手脚来试刀的世界。
这样的地方,即便是在太平盛世都令人向往不已,又何况是是这乱世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