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七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九三之农民乐队 > 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七春节

第五百九十一章 九七春节(1 / 1)

春节晚会歌唱组的节目,梁凉他们这个华国火板块是最受欢迎的歌唱节目,没有之一。

淘金改良版的《火红年代》,各种冲击视觉的舞蹈动作让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开眼界。

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随后,徐威深情的歌声又让很多人回到了刻骨铭心的初恋时光。

最后蓝鲨乐队的《红旗飘飘》则让人热血沸腾,情绪激昂。

他们这一组歌唱节目理所当然地成为九七春晚最受欢迎的歌唱节目。

收视率和老赵的《红高粱模特队》并驾齐驱。

这里还有一个插曲,老赵的这个小品里还采用了音呐河乐队的那首大棉袄二棉裤的歌曲。

其实原本这就是他们自己的曲子被梁凉提前搬运了。

梁凉也没好意思要钱,免费让他们运用了。

演唱完毕他们春晚的任务就完成了,在宾馆休息一晚后,初一上午他们就坐飞机回到连湾。

和往年一样,初一下午五点左右梁凉回到了家。

回到家吃完晚饭和父母唠了一会儿嗑,梁凉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看去年海韵公司的财务报表。

年前他参加春晚联排,公司去年的报表他并没有看。

九六年海韵公司的财务状况是非常健康的。

也就是说公司旗下的各个项目全线飘红,都处于盈利状态。

海韵音像虽然成立时间较晚,但一年时间就成了公司的支柱。

去年一年时间,公司出版的各种专辑总销量高达四千万张,拿下了一亿二千万的纯利润。

在它之下盈利最多的是其他不属于海韵音像出版专辑的分成。

其中主要的海浪花和五月天乐队第二张专辑的分成和以前老专辑的部分分成。

这部分收入在两千万左右。

两个吉他厂收入一千四百万。

再往下就是海韵歌舞厅和海韵迪厅,这两个单位合计有一千一百万的收入。

六个小剧场总收入在五百万上下。

接着就是海韵音校有百万左右的收入。

最后是琴行,几十万的进账。

当然这里还有一笔卖版权的大钱收入,转换成华币有一亿四千多万。

这就是梁凉去年的所有收入,合计有三亿元。

看着很多的样子,但是明年其中最少有不低于两亿元要投进影视城,一下子就没了三分之二。

影视城的投资是坚决不能停的,梁凉准备在二零零五年前后,让平山影视城的规模达到一八年横店影视城的规模。

亚洲最大影视城的桂冠他没准备让给别人。

一个亚洲最大影视城,不说别的,一年的游客就可以带来十几亿乃至数十亿元的旅游收入,可以创造成千上万个就业单位,可以带动一些其他的产业。

综合下来一年也是上百亿的产值,当然不能给别人。

《甲方乙方》电影从昨天晚上除夕夜开始上映,首日的票房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全国有几千家影院上映,也不知道能不能拿个几百万票房出来?

不管了,先睡觉,这阵子在京城排练这觉睡得就不怎么好。

梁凉倒头睡觉。

睡着睡着鼻孔发痒,一睁眼就看到许梅那张贱兮兮的脸,和那只拿着一根鸡毛的小贱手。

“几点了?”

“都八点了!你不起床了?”

许梅今年没有随梁凉去春晚,在京城一待两个月的排练她吃不消,今年主动不跟着去的。

梁凉坐起来穿衣服,随手打掉了许梅不知羞耻在他后背乱摸的手。

“一个大姑娘对男人动手,知道这是什么行为吗?”

许梅咯咯笑:“我是帮你穿衣服,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你那是穿衣服吗?

“舞蹈学好了没有?如果觉得差不多了,过些日子给你们组织个演唱会,就算再次出道了。”

海浪花已经停了半年多了,这是损失呀。

“舞蹈没问题,我们四个跳的可好了。”

“光跳不行,得边跳边唱。”

“也没问题呀!”

“和你们在一起训练的其他人呢?”

这第一期跟着淘金夫妇训练的姑娘有十三个,加上许梅她们一共有十七个。

这是从几百人里选出来的,也不知道都学习的咋样。

许梅今年十八了,豆蔻年华亭亭玉立,能迷惑倒一个团的人。

十八就是成人了,能咬动豆了…嘿嘿!

就是不知道会便宜谁。

“大家在一起互相鼓励,学的都挺好的,你准备组几个女团呀?”

“组三个,一个七人团,一个六人团,一个四人团。”

四人团自然就是海浪花了。

梁凉准备第一炮就推三个团出去,看看哪个能红。

梁凉准备去给邻居们拜年。

“帮我装红包,一个红包装八百,不许偷偷往自己兜里揣。”

这娘们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还真准备把几张票子往自己兜里揣。

梁凉拿来一大把红包和几梱钱让许梅帮他装。

“有没有我的?”许梅一边装一边嬉皮笑脸。

“问我过年好就有。”

“梁凉哥!过年好!”

梁凉摇摇头把一个装好的红包塞进许梅的手里,想了想又往她兜里揣了一个。

梁凉穿上棉袄,里里外外兜里装满了红包走出家门。

首先就从邻居家开始,梁凉一家一家进去拜年,然后给家主留下一个红包,家里有老人的还会给老人的兜里留下一个,家庭特别困难的也会多给一个。

从后街走到前街,凉水湾村六十户人家,梁凉挨家挨户走完也就十一点多了。

今年的拜年,他撒出去了五万多。

这点钱在村子里买个好名声,他觉得不亏。

上午挨家拜完年,下午梁凉就来到小店。

凉水湾村现在已经不止这一家小店了,在最前街也开了一家小店。

不过后街这个小店依然是人最多的。

小店夏天进行了一次扩大,多扩出了一间房,多安排了一桌麻将。

打扑克打麻将的都是本屯的小伙伴。

他们除了开始自己干买卖的外,其余都在梁凉家的吉他厂,一年能挣四千几百块钱。

九六年在北方农村,这已经是高收入群体了。

所以,凉水湾村的小年轻们一个个穿的溜光水滑的,过年期间都抽着不低于三块钱一盒的香烟。

看到梁凉进来,所有人都和梁凉打招呼。

最新小说: 我自地狱来 重生之心动 岂言不相思 势不可挡 望眼欲穿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都市医仙 天价萌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