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变化(1 / 1)

第十八章变化

北方匈奴之乱得以解除,无论是大秦士兵还是秦始皇,都高兴得不得了,想想那匈奴是自先秦时期就留下来的北方势力隐患,曾经威胁着秦、赵、燕三个国家的君王权威!

而当年,秦、赵、燕,三国又身居北方,国土再中原之北!不得不与匈奴为邻,经常以其发生摩擦,甚至是战争,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他们各国由于忙于内战,一会与这个国家打,一会与那个国家打,对于匈奴势力就难以顾及,这就是最早的壤外必先安内的思想了!

所以他们三国一直对于匈奴都是采取守势,默认对方的攻击而自我防护,他们各国都在北边修长城并派军队戍守。

这样的政策,使得后来的整个中原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这股势力都颇感费力与无可奈何!

这包括以后的大汉为之头疼而出现一代英才霍去病再次北上出击匈奴,大宋王朝被逼驻守南方而成为历史上最富裕的南宋朝代,而大明则被其付之一炬,成就闭关锁国使得华夏落后世界的康乾盛世!

如今,在他秦始皇赢政这一代得以解决自先秦就存在的北方隐患,这对于大秦帝国来说,是一大幸事!更是一件为后世子孙扫平威胁所在的丰功伟绩!

秦始皇高兴自然不用多说,这对于大秦帝国今后千秋万代的建设,更是充满了信心,在这一刻,他体会到了老秦人为之奋斗十几年心血而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是那样的让人振奋人心啊!

此刻,正在大秦皇都咸阳以北,上郡最北,新的北郡之地,也就是蒙郡,蒙恬正忙得不可开交,都说战争最残酷,但是有没有人想过战后更残酷!

那硝烟后的生灵涂炭,完全是地狱的盛宴!

面对地狱般的场景,重新处理大战后的土地,尸体,驻扎军队的分布,特别是怎样恢复当地战后的民生及当地生产力发展,这都是不得不急切办理,不得不会让些让人为之头疼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人将死,民将乱,尸横遍野将会间接性持续发生。

毕竟,这个时代的人民对于生活的需求只是需要达到最低——活着就行,而想要活着,就必须是至少要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就算是不能得到全面解决,也得有让他们不被饿死,有活着的希冀,还要有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不然人们是活不下去的,那动乱便随之而来,这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土地,也就失去了本该拥有的意义!

作为北方的神将蒙恬,已经开始布置着战后的一切,对于这些,他征战几十载,必然有自己独特的处理办法!

而被他派去保护服输的那300将士,正负责守护的一处秘密军营中。

此时的服输正在卧榻休息,他也是不得不感慨,以前这位宿主的身体是真的脆弱,不堪一击啊,他才骑马不到几里路就不行了!

以至于一路上都要让人搀扶,用小车拉着,真是丢尽了他作为大秦皇子的颜面,但是他却不以为然,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对于现代人来说,有句话叫脸皮厚吃的够!他的脸皮自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所以他不在意但是却不得不前来营帐休息。

而对这次突兀不寻常的战争,他仔细回想起来也是颇感意外,好像史书上么写的与现在发生的这一切并不是那么的一样,而这些突兀意外的东西会不会是因为他的介入而改变的呢?这简直难以想象,历史改变了,会不会对后世以及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呢?

北击匈奴的事件不是应该在三年前就已经结束了吗?怎么现在又来了第二次,匈奴哪里来的战斗力与这么迅速恢复生机的能力呢?

况且就算是将匈奴暂时性背打败了,这也只是短暂的,别忘了这个名族后期的发展,逼得刘邦无可奈何,就算到了汉武帝时期还是让人头疼不已!

在他的记忆里虽然这些历史不是那么清晰,但是也是有一点对于匈奴的印象,匈奴,是居住在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长期以来,他们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的大草原,来回长途跋涉放牧牛羊,后来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

早在战国时代的后期,匈奴就已进入奴隶社会。而匈奴的奴隶主贵族,利用他们骑兵行动迅速,民风剽悍,人员高大威猛的优势,就是那种很块的糙汉子模样,比之如今战斗民族俄罗斯人还要厉害三分,他们经常深入中原,对以农业为主的内地各族进行袭扰和掠夺。

基本上就是看着哪里的粮食好,抢一波就回去,而当地的兵士与农民对此根本无可奈何!

就算是大秦帝国统一后,而面对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这样的大势力也对刚刚建立的大秦帝国具有相当大的威胁力。

可想而知,这个北方名族的力量有多强大!

对于努力了15个春秋,奋斗了六代大秦先烈,如今雄心勃勃、意气风发的铁血帝王秦始皇以及整个大秦帝国来说,面对这种威胁力,都是无法避而不见的,这么大的一个势力在那里,又不臣服,明显是不把他秦始皇和建立起的大秦帝国放在眼里嘛!

而大秦帝国要想保持帝国的强大和牢固,就必须对外来的威胁力量进行打击。

不臣服,那就是威胁!那就是敌对势力,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那北方的胡人匈奴,乃大秦帝国一统六国后最近也是最大的威胁!

以前想打,那是没时间顾及,在大秦帝国统一六国之前,中原那是无比的混乱,老秦国忙于对六国的战争,根本无暇顾及。

而各国也在内战争斗,谁有精力对付北边的匈奴人呢?于是,匈奴人就乘机南下,重新占领了北部边郡的许多地方,并以今内蒙、河套地区为据点,直接威胁着秦朝的政治中心咸阳。

匈奴人的南下,动不动就烧杀抢掠,不仅让当地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同时对于强秦也是巨大的威胁,都将部队干到国都咸阳了,当时的老秦人与秦始皇都在讨论——你北方胡人,让我堂堂大秦帝国的脸面情何以堪?是不是太藐视我等大秦将士了!

秦始皇不服,他手下身经百战的大秦士兵又怎会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大秦帝国的战力可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最强的!

对匈奴人用兵,消除匈奴人的军事威胁,那就成为了大秦帝国统一六国后的当务之急。

自此,秦始皇三十二年,秦始皇令蒙恬北征匈奴。

开始对匈奴用兵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他任命蒙恬为主帅,率兵驻守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长期经营北部边防,保守秦都咸阳的安全,蒙恬从此开始十余年守边,对北部的山川地形作好深入了解。这一次,蒙恬为反击匈奴已经作好了充足的准备。

同时,始皇帝还下令修缮长城,秦朝与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的边界长达万里,处处派兵防驻是不现实的。

而匈奴人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移动速度快,为了更好防御匈奴人南下,秦朝下定了以墙防骑的防御方针,下令全面修复原秦、赵、燕修筑的长城,并将其相连,形成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将侵入陇西河套地区及原赵国边境的匈奴军队击破,并驱逐其至贺兰山脉及狼山山脉以西,以及原赵国所建长城以北。

历史上蒙恬北伐匈奴的胜利,不仅有力地制止了匈奴奴隶主贵族对中原的抢掠,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

在长期的交往和劳动中,不少匈奴人南迁中原,逐渐同秦人及其它各族人民共同居住和生产,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回归线以南),北据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到此,北至今日的长城,南到长江南岸,东至东海、黄海,西到巴蜀,尽入秦帝国的版图。

大秦帝国的缔造者——秦始皇所建立的辉煌伟业,正如他自己所夸耀的那样:“德逾三皇,功盖五帝。”但是,刚刚诞生的秦帝国还面临着两大强劲之敌的威胁,这便是北方的匈奴和岭南地区的百越。

而如今,北方匈奴的威胁竟然已经解除了,大部分匈奴早已经归顺并入蒙郡板块,而少部分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已经逃入了贝尔加湖湖畔,远离大秦帝国,也不知道将来的冒顿单于会有什么发展?会不会再一次南下入侵?

服输推想着现实发生的事情与当初看过的历史记述,接下来就只剩下南方百越的隐患了!

看来这大秦帝国果然是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啊!

自公元前221年,战国末期,曾经叱咤风云的齐、楚、燕、韩、赵、魏等关东六国在大秦帝国将士奋斗了整整15个春秋以后全部灭亡,大秦帝国终于得以一统天下!而中原大地上持续几百年的割据混乱局面也宣告结束!

在此之外,历史上,在北方击退匈奴的同时,秦始皇还前后两次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修筑了灵渠,对岭南地区进行了开发,将该地区首次纳入了中国的版图。

而在西南地区,秦始皇还开通往了西南的五尺道,大致自今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一线,控制了当地的部族国家,将政治势力伸入了云贵高原。

服输在脑海中回忆着这些历史书上记载着的大秦历史,粗劣的分析了一下,竟然与现实中自己经历的完全不一样了,这到底是什么鬼?

现在北方已经稳定,蒙恬30万大军随时可以开往南越,南越怕是也会很快得到统一,到时候大秦这么多兵力,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造反,还有他们的戏码吗?

怕是他们已经翻不起巨浪了,但是世事无常,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谁能预测未来呢?

难道他公子服输来到这个世界一无所有,除了这副弱不禁风的身体,还要失去熟知历史这个突破口吗?人生真是充满了变数!

但他还是冷静下来,而且还大致了解了一下当前的情况,南越根本上来说还没有被统一,虽大多数南越国家臣服,但是还是有少数逃走!而北方的统一虽然全面,但是却推迟了两年才完全解决!

那以此类推,秦始皇的寿命会不会也推迟个两年呢?这个世界会不会已经在往后推迟了两年发展呢?

这个,他是不得而知的,但是再拘束于脑海中的那些泛黄史书上的东西,他在这个朝代真的是根本活不下去的,

因为历史在他的生活中就已经改变,再按照书上的那一套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来谋划,那就真的是在自找死路了!

他拖着弱不禁风的身体走出营帐,已经是傍晚时分,天边的火烧云已经染红了半边天,整个战争后的北地反而在这片红霞中有些暖洋洋的气息,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一切都在改变之中,他作为刘南山的魂,公子服输的身体,又何尝没有变化呢?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

一秒記住『三五文学→』为您提供精彩小说。

最新小说: 联姻对象总装直[穿书] 冷酷千金之霸气重生 西虹市首富之我有三千亿 嫡女如此多娇 与蜘蛛子的诸天之旅 回到战国当村长 NBA:开局奖励满级能力 民间异闻录 神武大帝 余生有情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