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从睡梦中叫醒肯定不是件舒服事。特别是在头天晚上熬夜的情况下,再加上个不得不起床的理由,那就更让人不爽了。
“飞机十五分钟后起飞,这是两天换洗的内衣,还有剃须刀。”东方闻如同管家婆一样把裴承毅的行李拧了过来。“嫂子刚刚打来电话,她们乘坐的航班将在十点四十五分到达兰州机场。我已经联系了那边的接待人员,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该能在十点四十分的时候赶到机场。也就是说,得抓紧一切时间。”
“让我清醒清醒。”裴承毅揉了揉鼻梁,脑袋里全是糨糊,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错过这班的话,就得等上两个小时。”
“我知道,我正在准备。”裴承毅伸了个懒腰,“东方,早饭准备好了吗?”
“早饭?”东方闻看了眼精神状态极度不佳的裴承毅,说道,“裴总,飞机上提供新鲜早点,而且服务很周到。”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起身说道:“好吧。给我五分钟,我去洗漱。”
东方闻没多罗嗦,裴承毅进了浴室后,他开始整理床单。
虽然作为裴承毅的主要助理,东方闻早就是陆军上校了,不再需要做这些只需要勤务兵做的事情,但是受裴承毅特殊工作性质的影响,即经常带一些重要资料回来,所以东方闻主动担负起了勤务兵的工作,没有让基地给裴承毅安排勤务兵。
不到5分钟,裴承毅就焕然一新的从浴室走了出来。
对裴承毅来说,这几年的生活一点都不轻松。
虽然李存勋一再建议,让裴承毅把老婆孩子带过去,并且保证给他在兰州安排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裴承毅也这么想过,并且跟妻子提了几次,但是柳青青是个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从嫁给裴承毅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当全职太太,也就没有打算辞去当外交官的工作、更没有打算换个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裴承毅的女儿已经到了读小学的年纪,而且在2038年初降生的二女儿已经在读幼儿园了,在2039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小儿子需要照顾,所以更不可能跟着他到大西北打拼。几年下来,裴承毅只能两头跑。平常在物理实验中心工作,到了周末搭乘“科学家快车”(从物理实验中心到兰州的高速航班,因为乘客基本上都是实验中心的科研人员,所以有了这么个绰号)去兰州。再搭乘航班回北京。只有在柳青青有空的时候,一家人才在兰州相聚,过上两天无忧无虑的轻松生活。如果不是裴承毅身为陆军上将,又没有几套便服,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他是军人,而不是是实验中心的科学怪人。
事实上,裴承毅离实验中心的科学怪人也差不远了。
2037年,被派到实验中心工作之后,裴承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补习”。虽然作为正规科班毕业的职业军人,裴承毅还是军校学员的时候,各科成绩都是优秀,但是毕业二十多年了,当初学的东西全都还给了老师。别的不说,接触到一些科学理论资料的时候,裴承毅不得不把当年的高等数学与大学物理教材翻出来,重新温习一遍。受此影响,在物理实验中心的前半年,除了学习之外,裴承毅没有做好一件事情。受局势影响,直到2038年底,裴承毅也没有能够进入工作状态。对他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在这一年中,他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大女儿、照顾二女儿,并且为小儿子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这是他离开总参谋部之后过得最轻松愉快的一年。
快乐永远是短暂的,不然不能称其为“快乐”。
2038年11月底,就在裴承毅忙着为迎接第三个孩子做准备的时候,一纸调令让他暂时离开了物理实验中心,再次回到了军校。
与印度战争前的那次将官培训不同,裴承毅这次要学的是文化知识。
更重要的是,这是军情局做出的安排,与总参谋部没有关系。也就是说,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秘密培训,与军队没有关系。
等裴承毅带着行李去报道的时候,才知道学习地点不在国防大学。
接下来的两年间,裴承毅一直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某处军情局基地内,与两百名高级科研人员一同学习科学知识。实际上,这次学习与裴承毅没有什么关系。除了他之外,其他学员都是在物理实验中心工作了5年以上,不但政治过硬,而且是各个实验室骨干的科研人员。也就是说,这次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让经过了军情局考验的骨干科研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炎黄计划”,成为计划的参与者。裴承毅已经是“炎黄计划”的知情者,作为军人,也没有必要掌握太多的科学知识。问题是,在此之前,他在物理实验中心的工作状况并不理想,让李存勋认为问题就在他缺乏科学知识上。
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李存勋的判断,而是纪小吉的一句话。
因为高级培训直接针对最核心的科研工作,所以在安排培训人员的时候。李存勋必须征求实验中心主任,也就是纪小吉的意见。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小吉才是培训名单的最终确定者,没有她的首肯,就算通过了政治审查,也不可能加入“炎黄计划”。在确定了200名接受培训的科研人员之后,李存勋顺带询问了裴承毅在实验中心的工作情况,而纪小吉又是个实事求是的女学者,用“度假”来形容了裴承毅在实验中心的工作情况。毫无疑问,共和国不是阿根廷,军情局也不是阿根廷总统府,李存勋不可能用高薪聘请裴承毅到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物理实验中心度假。因为裴承毅不是科研人员,人事上不归纪小吉管,所以李存勋没有征求纪小吉的意见,把裴承毅的名字添到了培训人员名单上。对军情局而言,让裴承毅在实验中心度假与让他到秘密基地去接受培训,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是负责一个人的生活而已。
当然,裴承毅并不知道这些。
如果早就知道的话,他肯定不会把在实验中心的工作当作“放大假”。
毋庸置疑,培训学习对裴承毅来说,绝对比指挥一场战争还要艰难。不管怎么说,裴承毅已经过了学习的最佳年龄。虽然200名参加培训的科研人员中。年纪超过40岁的占半数以上,比裴承毅年长的不在少数,但是这些科研人员长期从事相关工作,对他们来说,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就如同裴承毅学习新的战术一样,基本上没有挑战。换句话说,让那些科研人员学点战术兵法,恐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万幸的是,裴承毅是军人,而且是个从来不会服输的军人。
前半年。裴承毅的日子过得最艰苦。除了跟着其他人接受完全不明白的“高级科学知识”之外,还得抓紧时间补充基本知识。为此,裴承毅没有少费心思。还好,作为共和国陆军上将,而且是大名鼎鼎的“常胜将军”,不少实验基地的科研人员都认识他,也有不少科研人员想跟他交朋友,所以找几个辅导老师不是什么难事。
不得不承认,裴承毅的学习能力非常突出。
更重要的是,在读大学的时候,裴承毅没有荒废基础学科。
半年下来,裴承毅已经不比那些科研人员差了,至少在接受新知识方面,他的表现非常突出。在2039年的培训测评中,裴承毅的考核成绩名列第七,仅比六个几极有可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天才级科学家差那么一点。用负责培训的几位教授的话来说,裴承毅当年没有报考清华大学、或者中国科技大学,绝对是共和国科学界的一大损失。当然,这些评价与考核成绩,多半有鼓励裴承毅的意味,当不得真。
在第二年的学习中,裴承毅就没有遇到多少挑战了。
经过两年的培训,当他在2040年底回到物理实验中心的时候,已经与科研人员没有多大区别了。如果不是受身份限制,裴承毅完全有资格加入任何一个实验室,并且参加最重要的科研工作。
正是如此,裴承毅才与实验中心的科学怪人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是“科学怪人”,那就得有些科学怪人的样子。
2040年初,裴承毅就加入了由纪小吉亲自主导的“第40001项目小组”。
按照保密规定,物理实验中心的各个项目小组都采用数字编号,而各个项目小组的研究工作只有内部人员才知道。也就是说,刚加入项目小组的时候,裴承毅根本就不清楚到底应该做什么。鉴于裴承毅的身份,纪小吉也没有给他安排具体工作,只是让他跟着项目小组工作,抓紧时间掌握相关知识。
直到2040年底,裴承毅才搞清楚了项目小组的具体情况。
与外界猜测的并不相同。物理实验中心的很多项目都是基础项目,至于如何应用,那就不是科研人员的事情了。拿第40001项目小组来说,其主要课题为“常温超导技术的拓展应用”。虽然这是一个很广泛的课题,并且与很多军事项目息息相关,比如当时搞得如火如荼的“亚光速定向能量武器系统”,也就是通常说的“粒子束武器系统”就与该课题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甚至由该课题的研究结果来决定成败。但是与军事应用相比,该课题的民用前景更加广泛,这其中就包含了正在向市场化努力的“磁悬浮道路交通系统”,即将“磁悬浮轿车”变得可以被普通人所拥有。
裴承毅的工作很简单,那就是参与与军事有关的研究工作,并且为新技术的军事应用前景提出指导性意见。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简单。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没有任何人能够胜任裴承毅的工作。
用李存勋的话来说,能够担任这一工作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充分了解共和国国防军事力量的发展动向,对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国防建设有非常清楚的认识,知道什么是发展重点;二是具有足够大的影响力,能够提出至关重要的建议,并且确保建议能够得到高层的采纳;三是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能够理解新兴科技的影响,在制订科研政策的时候能够找准方向。
由此可见,只有裴承毅拥有这个能力。
准确的说,只有在接受过培训后的裴承毅有这个能力。也就是说,当初让裴承毅去接受培训,绝对不是李存勋心血来潮的决定。以李存勋的做事风格,绝对不可能让裴承毅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两年的宝贵时光。要知道,这两年内发生了很多事情,虽然没有裴承毅参与也取得了圆满结果,但是有裴承毅参与的话,肯定能够更上一层楼。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甚至有理由相信,李存勋如此煞费苦心,不仅要让裴承毅掌握足够的知识,还要帮助裴承毅在“炎黄计划”中站稳脚跟,并且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巩固裴承毅的地位,让他能够在未来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因为这是王元庆安排裴承毅加入“炎黄计划”的初衷,所以谁也不能否认王元庆产生的作用。
正是如此,裴承毅非常卖力。
事实上,就算李存勋的安排与王元庆没有关系,因为李存勋仍然是共和国最有影响力的权势人物之一,而且在中央决策层中拥有仅此于顾卫民的发言权,某些时候,连颜靖宇都得看他的脸色,所以裴承毅可以不在乎任何人,却必须在乎李存勋。最重要的是,李存勋没有任何理由对付裴承毅,也就不可能给裴承毅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
毋庸置疑,这件工作绝不轻松。
一年多下来,除了在周末像个正常人那眼陪伴家人之外,裴承毅把其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有的时候甚至希望一天能有25个小时。如果遇到重大问题,他会与其他科研人员一道在实验室里工作几天几夜。为此,裴承毅已经数次爽约。虽然柳青青能够理解丈夫的处境,逐渐懂事的大女儿也很支持父亲,但是裴承毅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因为他已经把太多的精力用在事业上,留给家人的并不多。
正所谓要想有所收获,首先就得付出。
也许别人不清楚,但是作为裴承毅的助手,东方闻最清楚裴承毅的处境。
按照东方闻的理解,如果不是身不由己,裴承毅很有可能在几年前就申请退役了。
正是如此,东方闻放弃了很多晋升机会。早在2037年的时候,东方闻就有机会返回总参谋部,至少能在人事处或者后勤装备处某个一官半职,数年内就能晋升为准将,到现在就算当不上处长,也至少是个准将副处长了。2038年,东方闻放弃了第二次机会,即退役后去国防部担任高级官员的机会。事实上很多像东方闻这样的文职军人的最好选择就是在成为将军之前退役,设法去国防部谋个一官半职,走上从政的道路。按照概率来说,只要在军队里有点背景,成为国防部长的机会肯定比留在军队里当上总参谋长的机会高得多。到2040年的时候,东方闻放弃了第三次机会,即前往南亚战区,以战区人事处长的身份协助袁晨皓管理战区事务。以他与袁晨皓的关系,以及与裴承毅的关系,只要去了南亚战区,肯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虽然不能排除东方闻留下来的动机中,有更加长远的打算,毕竟是个人就知道裴承毅是龙戏浅滩,迟早有一天会飞黄腾达,跟着他肯定没有坏处,但是也不能否认,在东方闻的心目中,裴承毅不但是一个好的领导,更是一个拥有强大人格魅力的军人,一个值得任何人追随与效忠的长官。
见到裴承毅拿起外套,东方闻立即拧起了装着换洗衣物的旅行包。
虽然实验中心没有给东方闻特权,但是做为裴承毅的助手,东方闻也在每周周末与家人在兰州团聚。
两人刚走到门边,房间内的电话响了起来。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朝东方闻点了点头。
虽然实验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但是很多基础设施却非常原始,比如裴承毅房间内的电话就是10多年前的老产品。用负责维修日常家电的电工的话来说,拥有近20年历史的老古董并不少见,只要能用就没有必要更换。
“对……我是……明白……好的……”东方闻放下电话话筒,迟疑了一下,说道,“情报管理中心打来的,说是一号首长找你,让你有空回电话。”
“有空回电话?”裴承毅愣了一下。情报人员口中的“一号首长”不是国家元首,而是军情局长。一般情况下,情报人员不会用“首长”来称呼元首。
“应该不是很急,不然不会这么说。”
裴承毅看了东方闻一眼,知道东方闻的意思。
这时,电话再次响了起来。
东方闻拿起话筒的时候,裴承毅就知道,外面肯定发生了什么不太好的事情,不然不会连续来两个电话。
要知道,在实验中心工作的这几年中,裴承毅平均一个月都接不到一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