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咳咳。”良誉才踏过门口,熟悉的咳嗽声就传出来。
是他爹在咳嗽。
他敛着眼皮,不声不响进了自己的房间。
家徒四壁。
屋中冷冰冰的,即使是冬天了,床上铺的仍旧是破旧的席子。他在床边坐下,盯着自己脚上新刮刮的靴子。靴子好看又暖和,是他这几年来,唯一添置的东西。
“誉儿?你回来了?”他娘听到动静,赶忙走过来。
“嗯。”他淡淡地应着。
“哎,缸里的面粉又快没有了,儿啊,你明儿回来可要记得买呀。”他娘絮絮叨叨地吩咐他。
又快没有了?他不是前几天才买了一袋吗?转念一想,定是那两个妹妹又回来了拿了。他的心中闪过一阵厌恶。为了这两个妹妹,他已经将自己的未来都赔上了。旁人不知,都以为他是自愿的,却不晓得他是被父母逼的。
他无力地倚在床上,感觉一切都是冷冰冰的。
他今年已经二十有六了,但连一个议亲的都没有。别人听说了他家的事,避之不及,哪里还会将女儿嫁到他这个火坑里来。
天渐渐黑了。
从隔壁的灶房中传出熟悉的饭味。淡淡的,毫无食欲。
但终究还是要填饱肚子。
他拖着无力的步伐走向灶房。灶房多年不曾修缮,胡乱堆放着他娘从外头捡回来的瓶瓶罐罐,到处乱糟糟的。
一张矮小的漆黑饭桌上,摆着三碗汤面,他娘秦氏正扶他爹良春坐下来。
良春坐下,又是一阵猛咳,在昏黄的火光中,唾沫横飞。
良誉面无表情地执起筷箸,先吃起来。汤面只有几点油腥子,外加一点点的盐,淡而无味,着实难吃。其实,按照他做老师的待遇,若不被两个妹妹搜刮,每隔个两三天吃一顿肉是可以的。吃上一顿肉是什么时候了?他努力地想了想,不记得了。
他娘秦氏才四十出头,头发却早已花白,满脸皱纹。她伺候着自己的丈夫吃了面,自己才慢慢地吃起来。
其实,方才她早就发现了,儿子今日,穿了一双看起来极贵的鞋子回来。
良春吃完面,秦氏又扶着他回去,良誉正要起身,秦氏赶紧道:“儿啊,你等一下,我有话与你说。”
能说什么话,不就是要帮扶两个妹妹。良誉闻言,也懒得动弹,只垂着头等她。
秦氏很快回来,满脸笑容,朝桌子底下扫了一眼:“儿啊,你这鞋子,是苏家鞋袜铺的苏娘子送给你的?”
良誉猛然抬头,惊讶地看着他娘。
然而看在他娘眼中,却是另一种解读,她咧开缺了一颗门牙的嘴,宽慰道:“我便知道,我儿命好。娘觉得吧,这苏娘子虽然是个寡妇,但自立自强,将苏家鞋袜铺打理得热火朝天。如今她既然对你有意,那娘便叫媒人上门去提亲,再寻个日子,将她抬进门,作个贵妾。”
贵妾?
良誉张了张嘴,想起今日在雪中看到苏娘子那雍容的气质,再看看自家被烟火熏得漆黑的灶房,竟是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他的鞋子是自己买的,娘怎么误以为是苏娘子送的呢?
见良誉不作声,秦氏更是笃定了:“我瞧那苏娘子的鞋袜铺不错,以后她进了门,便叫你大妹二妹将铺子接手,这样咱们家也有个营生了。”
她继续欢喜地盘算:“既有了这营生,那你便好议亲了。娘可听说了,隔壁云石镇李家的大姑娘知书达礼,相貌端正,最是适合做妻子。”
她欢天喜地,兀自盘算着。
良誉拂袖起来:“娘,你在胡说些什么?这……”他本想说鞋子是自己买的,转头一想,要是他说了,他娘定要生气,说自己不将这个家放在心上。说不定还要向他追问买鞋的钱。
干脆,他将没说出的话吞了下去,只是转身走了。
后头的秦氏还在喋喋不休:“虽说贵妾先进门不符合规矩,但咱们要变通……”
良誉将门关上,躺在床上,心烦地闭上双眼。
谁知脑里出现的却是苏娘子那张光洁无瑕的脸,以及她走路的时候,婀娜的身姿。若是苏娘子真的成为他的贵妾……
良誉突然口干舌燥起来。
他还没有尝过女人的滋味呢。
飘了两日两夜的细雪终于在清晨的时候停了。
天儿越发的冷。
苏云落无奈地挪一下捂了一晚,但仍旧冷冰冰的双脚,叹了一口气,从被窝里出来。
她醒得早,天还沉沉的黑。外间留了一盏灯,昏昏地投射着,更显得清冷。外头像是从稍微遥远些的地方,传来鸡啼的声音,间或还有犬吠的声音。
一切都显得空旷而寂静。
她趿着鞋子,将窗帘拉开,冷冽的空气一下子涌进来,让人瑟瑟的冷。
神智完全清醒了。
小天井里传来辛嫂子打水的声音。
紧接着是咏雪打着哈欠与辛嫂子说话:“早安,辛嫂子。”
辛嫂子絮絮叨叨:“这雪总算停了,再下下去,这物价可要飞涨了。”
咏雪像是打了一个寒颤,道:“我可记得,去年才下了几场雪,但都极冷。”穷人家的孩子,对冷的感受是最深的。缺衣少食,屋不蔽风,寒冷浸透到记忆的骨子里。
辛嫂子赞同道:“今年瞧着亦是冷的。去年刘家的阿大,可是在腊八那天将手指冻掉了呢。”
这可太吓人了,明明才初冬,这天儿就冷得不得了。苏云落有些犹豫,之前是真的没考虑到灵石镇这么冷,要不,让李遥再寻一个地方?
棉帕子浸泡在热热的水中后,拧干,覆在脸上,舒舒服服。
银丝炭燃得正烈,今儿照旧吃的鸡汤小馄饨,吃完浑身都开始暖和起来。
咏雪灌好汤婆子,放在褥子里,贴着脚,更是舒舒服服的暖。
苏云落让咏雪搬来小火炉,放上陶罐,开始煮花茶。
外头阴寒阴寒的,但屋中暖暖和和,苏云落很是满意,总算抵消了一些对寒冷的恐惧。想着说要教咏雪读书写字,便寻了一本《千字文》,让咏雪念着。咏雪倒也争气,一开始虽然磕磕绊绊,但才念了半个时辰,便能将第一页的字都背下来了。
苏云落与咏雪道:“若是按照这个速度,半个月后便可以习字了。”
咏雪欢天喜地:“娘子,想不到我也能念书。”
苏云落笑道:“如何不能,别人能的,你也能。”
咏雪不好意思道:“往常总觉着读书的人可厉害了,自己却大字不识一个,是以在他们面前,总觉得不安。”
应是在张伯年面前觉得不安罢。苏云落心想,但到底没揭穿。那顾闻白将张伯年夸到天上去,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一个假模假式的。哎,男人总是靠不住的。
苏云落教着咏雪,觉得很有成就感。总算弥补了一点她对灵石镇气候的缺憾。她呷了一口花茶,舒舒服服地窝在暖榻上,觉得岁月还算静好。
偏偏有人不让她安生。
辛嫂子又在外面喊:“娘子,可不得了,良老师的娘亲秦氏,寻了媒婆来向您提亲呢!”
饶是苏云落是经过大风大雨的人,也差些将口中的花茶给一口喷出来。
良老师是谁?她差些没想起来。
还是咏雪倒吸一口气:“娘子,那良老师的娘亲秦氏,可厉害着呢。”
依她看,灵石镇的娘亲们,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苏云落心里想,面上不显:“来,帮我梳妆。”不过,这良老师才见了她一面,因何向她提亲呢?
秦氏和她的两个女儿,良美和良景,以及媒婆柳氏,正坐在铺子中呷着热茶。
秦氏、良美以及良景,嘴中喝着茶,三双眼睛也不空着,毫无忌惮地打量着铺子。
阿元忍着将她们打出去的冲动,只拧了一块抹布抹鞋子。虽然没有灰尘,但仍旧抹得仔仔细细。这个秦氏,是灵石镇出名的难缠的婆子。而她的两个女儿,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这个秦氏,竟然要向东家提亲!
秦氏、良美与良景三人窃窃私语:“这个铺子虽然不大,但是看着里头的货还可以。”
良美已经在幻想了:“将来我做收帐的,妹妹便做卖货的好了。”
良景不服:“凭什么,应该我做收帐的,姐姐卖货。姐姐长得美,自是做卖货的。”
秦氏有力地一喝:“为娘做收帐的。”她年纪都一大把了,还没有痛快地数过钱呢。三母女争论不休,声音大了些,秋婆婆和盈婆婆在作间里各翻两个大白眼。
将来谁收帐定下来了,热茶也喝得差不多了,媒婆柳氏总算尽了职责,问阿元:“你们东家,怎么还不出来?”
我们东家岂是你想见就能见?阿元提了一口气,正要反驳,但听从门帘处传来一声清清冷冷的笑:“我方才睡着回笼觉呢,不知几位贵客驾到,匆匆忙忙起来梳洗,倒是怠慢了。”
只见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将门帘体贴地撩起,门帘上珠子晃动,映着小丫鬟手上明晃晃的银镯子。
秦氏母女三人,几双眼睛死死盯着门帘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