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梓珠就觉得好笑,每每做了新衣服顾清晓首先就想到去宋府转悠一圈,这两年可很难为青柠了。
这两年,顾清晓只要出门丫鬟和嬷嬷都会跟着,虽是农女,但周身气派比之大家闺秀也不差什么。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就是喜欢她那恨我又奈何不了我的样子。”本来这么做是为了气宋青柠,只是这么久下来,这已经成了她的恶趣味。
收拾完,第二天两人跟着辛夫人出门了。
这一路的桃花,看的人心情都好了许多。
从村子到府城的路修好了,这里不是用的石砖,而是用水泥铺的。实在是用石头太慢了,顾清晓才将水泥方子拿了出来。
这一方子给顾家换来一个子爵,要不是正在打仗,也给不了这么高的爵位。
来到宋府,顾清晓如愿以偿的又将宋青柠气个半死,在顾清晓走后,她嫉妒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她失魂落魄的坐在闺房里,双眼无神的看着前方。
“哎!”宋夫人走进来,心疼的将女儿抱在怀里。
这两年他们夫妻没少为女儿的婚事发愁,只是女儿死心眼的就是放不下那个人。
“娘!”宋青柠委屈的抱住宋夫人的腰,将清瘦的小脸埋在她的怀里。
“我该怎么办?!娘,我好痛苦!”她说着,宋夫人只觉衣襟一暖,知道是女儿的泪水打湿了衣服。
“青柠啊!忘了吧!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顾家丫头不比你差,他不会为了你做这种背信弃义的事的。”宋夫人开口劝说,这两年顾清晓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
“忘了?”宋青柠轻念一声,面容突然变得扭曲,她推开宋夫人,猛的站了起来,后退一步,不敢相信的看着宋夫人。
“为什么要我忘了?这两年只要是诗会男子里面都是他得第一,女子我得第一,多少人眼里我们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她顾清晓算什么?只会绣绣花而已,她一个绣娘哪里配得上白公子了?”她大声哭喊,眼泪一滴一滴的砸在地面上。
“说这些有什么用?!你能让他退了婚事,上门向你提亲吗?”宋夫人也恼了,这都多少次了,每次让她放下她都这幅样子。
真是男色误人,要不是那男子已有婚约,她怎么也会如了女儿的心愿。
另一边,顾清晓与梓珠坐着马车来到松鹤书院大门口,今天是学子旬休的日子,正好将白清他们接回去。
“白清哥!云铭!这里!”顾清晓到底不是正经的大家闺秀,撩开车帘向着外面的男子大喊。
看见顾清晓,白清眉头微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竟然开始不喜她来接自己了。
“清晓,我们走吧!”他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手一伸,就要拉着云铭去后面的马车。
云铭倒是没什么变化,依然是那张冷脸。
“寻川姑娘又来府城了?不知苏瑾能不能请两位姑娘吃顿饭?”苏瑾跟在他们身后,看见顾清晓他的眼睛一亮,赶紧走了过来。
“苏瑾师兄的美意,寻川怎么好拒绝!”顾清晓看着面前越发温和的苏瑾,欣然应声。
苏瑾人品不错,虽是暖男一枚,但不是中央空调,他也有自己不喜的人,对那些人而言,他可就不是暖男了。
来到酒楼,苏瑾包了个房间。
“寻川师妹,不知道白兄的扇子,你是从什么地方买的?”苏瑾说着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毕竟跟白清一个房间的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是人家姑娘自己做的。
“能不能帮我也买一把?”他实在是忍不住称赞,“那扇子真是太漂亮了!”
正扇着扇子的白清一怔,复又看了看手里的扇子,若仔细看,就能发现每一片扇叶上,雕刻的梅花下还有一对小童。
男童正在读书,而女童则是捏着针,回头笑着看着男童。这是原主记忆里发生的事,顾清晓觉得青梅竹马的寓意不错,就拿来做扇面画了。
要是这里有放大镜的话,画中绣棚上的竹叶也是很清晰的。
看着这一幕,白清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顾华拼命赚钱送他念书的时候,一时间他看顾清晓的眼神柔和中,还夹杂着痛苦。
“可以啊!一把扇子而已,等过段时间我再给师兄送来!”顾清晓闲暇时候倒是多做了几把扇子,就连辛先生那儿她都送了不知多少,一年十二月,起码一月一把扇子的送,只是很少见先生用。有人喜欢,她自是不介意送一把出去。
扇子呀!那可是好东西,梓珠想起她送自己的那盒扇子,顿时眉眼含笑着低下头。
“那就多谢师妹了!来,这里的招牌菜很不错,快尝尝!”见顾清晓答应,苏瑾就知道不用多久他也有一把精致的扇子了。他眼睛亮的吓人,殷勤的开始招待他们。
“一把扇子而已,倒是让苏兄破费了!”这里的饭菜有多贵白清是知道的,他怕顾清晓不知道,忙开口说道。
“就是不为扇子也要请你们吃饭的,两位可都是今年秋闱的热门人选啊!”苏瑾笑着拿起茶杯,“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前年两人就考中了秀才,一两人的能力,考中举人也不在话下。
一旁的梓珠笑着看着白清和云铭,这两个人进步很大,就是去了京城也是人中龙凤。
吃饱喝足,要离开时,云铭回过头挂着一张冷脸对着苏瑾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是:别忘了给钱!
说的苏瑾一愣,硬是想了好一会儿才觉得云铭这是提醒他别忘了给扇子钱!
想通了,苏瑾笑着对着云铭轻轻点头,表示知道。
白清这两年只顾着读书与结识学子,要不然就是参加一个一个的诗会,对于他手里的扇子他还真是不了解。
而云铭不一样,这两年为了凑束修,除了帮寡母卖鸡蛋外,他也没少往学院外跑,自然就听说了这扇子的价值,就因为这个,师妹送的扇子他一直好好的收藏着。
要说起这扇子的兴起,还是跟辛先生有关,确切的说是跟辛先生的父亲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