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七小说 > 其他类型 > 带个陶罐去扶贫 > 第一百零二章 陈家涧的出路

第一百零二章 陈家涧的出路(1 / 1)

第一百零二章陈家涧的出路

陈家涧位于九家涧的最西端。原来是另一个市的最东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现在重新区划后,也没有占到地理位置的优势。

发展滞后,是相对原来所属行政区划闭塞形成的。因为一座山挡住了陈家涧外出的道路,绕好大一个弯,才能出山。

以前,陈家涧的村民都习惯与邻近交通便利的村庄打交道,即便是联亲,也是就近。

购物和外出打工,也习惯去距离近些的山城县。

如此下来,亲戚朋友也都在山城县范围内,集中在林桃镇。

王大力在路上,边开车边讲解了陈家涧的过往。

他自己托关系找到林桃镇开车,就是极好的证明。

当他把车停下来时,郑畏发现道路尽管弯弯绕绕,但是方位上,陈家涧应该与富家涧和殷家涧成一条直线。

他在地图上观察过,对自己的方位感颇为自信。

停车处,是一处一眼望不到边的沼泽地。

沼泽地里,长满了苇子和不知名的水草。水鸟极多,水质不错。

一位老实巴交的中年人正等在此处。

“王大龙,陈家涧村支书。我的哥哥。”

王大力动作极为麻利,停车后,未等领导们下车,就转到车门处,拉着中年人,向各位领导介绍。

郑畏对王大龙有印象,当初开座谈会时,他的发言很实在。

“我们陈家涧山水各半,能够耕种的土地少,全靠山里种的水果和水里的苇子换些钱。”

王大龙说话有些闷,说一句话,就会看一眼郑畏。

“水果品种不好,卖不上价钱去。苇子打成苇箔,盖屋的也用不多,卖钱不多。”

老谈困难,是郑畏对王大龙最深的印象。

下车后,王大龙双手捧着领导们的手,一一握过,嘴里说着欢迎。

与郑畏握手时,王大龙眼里闪过亮光,有些激动的神情,一改焉儿巴地的样子。

“这处水面有多大?”

郑畏直接问王大龙,解了他想继续把每个领导的手握完的窘迫。

“二千亩左右,旺水期水面大些,枯水期水面就小。能够长苇子的水面就二千亩。”

说到水面,王大龙如数家珍,双手一个劲地互相搓动。

刚才,郑畏与他握手时,感到他手掌十分粗糙,手心里有汗。

估计,王大龙是个苇编的手艺人,做活时能干,说话就紧张。

“这儿长的苇子是粗苇子,试着种过细杆芦苇,成活率太低,又不敢破坏了粗苇子。”

“村里会苇编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就只好卖原材料,卖不上价钱去,品种单一了。”

王大龙实在人说实在话,每说一句话,就打量一眼郑畏与孟宪友,搓搓双手。

粗壮的手指上满是蛮子,长年编苇泊磨的。

郑畏提意围着水面转个圈,也算活动一下筋骨。

部门负责人里大肚子不少,走起路来都气喘如牛。

孟宪友与郑畏一样的实干派,非常赞同,与郑畏并肩领队前行。

王大龙与王大力在前面领着,全是些羊肠小道。有些小水洼地,还需要跳跃才能过去。

不一会,小小的队伍就被拉长了,大肚汉们跟在后面,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嘘嘘。

王大力倒是能说会拉,领着郑畏与孟宪友前行,还不时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如果引进细苇品种,可以编制精品的遮阳窗帘或者蒸垫之类,产品附加值就高。如果懂美术设计,还可以加工成各种装饰品。”

他体力不错,通过问话,郑畏知道王大力在京城里当过兵,战友遍布全国。

“国际贸易和网络平台,我也试着联系过,就是缺少花样和精品,如果能搞成,细苇深加工,肯定能换大价钱。”

王大力心直口快,让郑畏有极大的好感。

王大龙很自觉地落后了几步,在后面招呼没有跟上来的干部,怕他们走迷了路。

郑畏发现曲曲弯弯的小道,真的如同迷宫。

细心观察之下,每行进一段,就会有不同的景观出现。

山水相依,山上的景色与水中的景色相互辉映,色彩斑斓,极富美感。

郑畏边走,边用手机拍了些风景。

风景独特,当走到最深处时,除了水鸟的叫声,外界的一切声音都被隔绝在外面。

密密麻麻的芦苇,密不透风,世界如静止了一般。

欣赏着如世外桃源般的景色,郑畏脚下一滑,点跳之下,换到另一块石台上。

他发现刚才落脚的石台上,长满了苔藓。

水中更是苔藓密布,水尤清冽,游鱼如同在琉璃中,亦梦亦幻。

脑袋里冒出《小石潭记》,此情此景,堪有一比。

无非是芦苇替换了竹子。

孟宪友回身看着郑畏,发现他正凝神水中,不由情景交融地身陷其中,随口吟诵: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郑畏接着背诵下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背至此处,相视一笑。

“此水极清,可作矿泉,此景入画,可作画中游,此鱼味美,亦可美食。”

郑畏说毕,与孟宪友哈哈大笑,内心却感到有些野蛮开采,生生破坏了这大好景致。

当下,心里有了计较,一定进行保护性开发。

否则,就成千古罪人了。

水可限采,鱼可养殖,景可远观。

找到发展的思路,令人兴奋,脚步也就越发的轻快。

一行人围湖而转,在深处遇到一处小庙。

小庙依山而建,凿进山体较深一段,门面用打磨光滑的石块砌成,极为讲究。

每块石块上,都凿上了佛像,洞内拱壁上全是凿的佛像,全都呈不同形态。

洞内供奉的石像,却不佛像,高挽发髻,慈眉善目,端庄祥和,身披各色绸衣。

既似菩萨,又像真人。

“这是麻姑,传说当年麻姑在山上庙宇里出家修行,因为和尚为主,只她一位女性,就下山自凿洞府修行。”

王大力见郑畏对庙很感兴趣,就讲述其中的典故。

“麻姑有家传的医术在身,就经常为周边老百姓行医治病,香火就旺了起来。她老人家去世后,老百姓觉得是菩萨显灵,就在她居住的洞府处,捐资修建了这座庙。”

听王大力一说,郑畏没发现麻姑石像面部有麻点,只是在庙外发现一条凿山而上的台阶。

“那庙宇建在山中何处?”

郑畏背诵古人词句,一时没改过口来,冒出来这么一句古意盎然的问话来。

“在山的最深处,给砸毁了。石料也被当地的老百姓挪用了,至于佛像,不和下落。”

王大龙跟了上来,见郑畏问这事,主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王大力年龄小些,对此不太了解。站在一边,有些着急。

“听说,全是北魏时期的石造像,珍贵着呢,如果找到价值连城。”

他还跟上补充了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

郑畏脑海里浮现出自己外出写生专门画过的北魏石佛造像,真是精美无比。

那具笑佛造像,他精心临摹下来后,一直珍重地保存着。

下步,一定找到这处庙宇,想尽千方百计找到那些佛造像。

还有散落到百姓家的石块,那可全是艺术品啊。

最新小说: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谍海偷天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九零福运小俏媳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