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失意刘备官路难(一)
年关未到,突然一日,甄宓舅父张宏派人来府中,请千璃晚上夜宴,说有故人前来。
千璃细问,那张宏府上的家丁支支吾吾,也说不清楚,千璃安顿,“知晓,我晚上自会前去。”
张宏宴请,作为甄宓的舅父,千璃必然要给这个面子。何况张宏在千璃府下,也是兢兢业业,兵刃,铠甲,弓箭等武器,在千璃的授意下,补充不少,只不过受到当时冶铁技术的制约,铁的产量很低,尤其是精铁更低,勉强满足于现在的五千兵马。
家丁离开,千璃回到密室,颜良、赵云、辛毗三人正在哪里安坐。
“如何,今年粮草颇丰,战马不可得,步卒是否还需要扩充?”千璃询问道。
这三人也是最明白千璃心思之人,在千璃反复传递乱世将至,兵马不得少的思想下,他们也逐渐接受了这种想法,虽然不能设身处地考虑到千璃的担忧,却也并不抵抗千璃扩展兵马的想法。
毕竟黄巾之乱已经过去,来到彭城国为彭城国相,是当官来了,如若大量募兵,会让人非常起疑,招惹是非不说,这从大义名头上,就很不正常。
好在现在各地动乱,有些兵马也暂时勉强说得过去。
颜良、赵云二人主要以实施为主,听从千璃指令。
辛毗倒是提出了问题,“府君,如今彭城国境内盗贼都已经平复,从本地募兵,一是动静太大,容易引起注意,二是彭城国地界很小,轻壮并不多,并不具有太好的兵源,且眼下无大乱,府君常备兵力已经在五千上下,我认为并无太紧迫需要扩充兵力的,否则平日损耗太大。”
赵云听闻辛毗之语,讲道:“辛兵曹所言有理,但兵卒是需要训练的,否则如何能成精锐,如果一旦有了战事,再行募兵,恐怕来不及,末将以为,可徐徐而行。”
在千璃刻意的影响下,军中将领虽然和沮授、辛毗等人也算熟稔,但一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也是千璃希望看到的,将领有兵,智者有思,二者结合,很容易出问题。
辛毗复言:“赵将军所说之理我如何不懂,只是今年才不过刚刚囤积一些粮草,还要给朝廷奉上一些,即便有些余粮,也要为将来考虑,如果大量募兵,压力持续增大,没有战事,养着这么多的兵卒,也是白白浪费,不过赵将军说到徐徐而行,我是赞同的。”
千璃点头,其实辛毗所讲到的问题,千璃也考虑过,养着太多的兵马,乱世不来,浪费大量的粮草,确实得不偿失,在千璃的考虑里,常备精锐步卒在五到六千,骑兵在两千左右,保持七八千的专职兵马,其他募兵可做屯田,作为后备所用为最好,否则过多募兵,那样消耗太大,养不起,兵马太多,精锐也难训练出来。
“依佐治(辛毗字)意见,那如何循序渐进?”千璃听辛毗之意,不能再彭城募兵,要去何处?
辛毗提及,“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崇尚气力,精兵之地也。”
千璃脑子一个机灵,恍然大悟,对啊,自己怎么没想起来呢。
汉末军阀混战,群雄并起时。
徐州刺史陶谦他不就是丹阳郡人,徐州管辖兵马五万,而陶谦能掌控的只有自己的老家子弟,三万丹阳精兵,另外两万大约就是臧霸的泰山兵了。
陶谦手下并无特别出名的大将,能够平了徐州北部、青州黄巾贼,所倚仗的不就是这三万子弟兵,这才坐稳徐州。
后来曹操三攻徐州而不克,也终于领教了丹阳兵的厉害。刘备增援陶谦抗曹,而当时刘备的势力极为单薄,没有兵马,陶谦便赠送给他四千丹阳兵;这支精兵成了刘备的亲兵,后跟随刘备转战千里,立下赫赫战功。
而千璃也明白,子弟兵的威力是多么大,所以他才在常山一直留着火苗,以后的核心部曲,必须还是要保持着这样的单纯性。
不过这种事情也不用千璃操心,随着日后的发展,武将也会逐渐扩大,军中将领也逐渐会因为地域等方面,形成各个派系的。
“可是丹阳太守是何人我都不晓,如何会允我在其地募兵?”千璃问道。
辛毗言道:“会稽人周昕,字泰明,乃当今丹阳太守,周氏在会稽名门望族,其弟周昂、周喁也是文武双全之人,在会稽相当有名。”
辛毗显然也是为了千璃所思,下了一些功夫,看到千璃的眼神,继续道:“周昕此人少游京师,师事故太傅“三君”之一陈蕃,在洛阳时,已经名声响亮,传其博览群书,明於风角,善推灾异。被当时太尉府征辟,举高第,后来任丹杨太守。我听闻此人在洛阳时,曾与袁绍多有往来,府君如若要去丹阳募兵,恐还需要袁本初之助。”
千璃沉吟,袁绍两次来信,已经几乎快道明要千璃去洛阳帮他的意愿。
可千璃深知,洛阳那可是泥沼之地,千璃现在在彭城国经营的一切都好,再去洛阳趟什么浑水啊,可是如果再反复求袁绍帮助,袁绍要再开口,他也再难拒绝,否则得罪袁绍,问题就大了。
“此事再议,我会和袁绍提及,对了,还有仲豫归到颍川一切可好,他可否有给你来信?”
千璃岔开话题,这个事情他要好好思考一番在做决定。
荀悦在彭城国带了几个月,家中一些仆从跟随,荀悦除了在彭城县,还到甾丘等各县转了一番,然后才回到颍川。
千璃猜测也许荀悦是为了考察彭城的情况?到底是文化?还是什么东西,千璃也不得而知了。
不过临离去,荀悦似乎相当愉快,心情很好,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这让一只对荀氏一族“野心勃勃”的千璃算是放下心来。
毕竟荀悦在彭城国,吃穿用度,包括出行安全等等,千璃几乎是无微不至,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几乎都是千璃、沮授、辛毗三人亲自陪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