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忙于准备御驾东征的事,分批召见了许多大臣和武将,同时还要批阅一些从长安转来的特别重要的军情文书。到了晚上,他对满洲兵会乘他东征的时机越过长城,很是担忧,又将宋献策和李岩召进宫中,重新向他们询问应变之计。
宋献策说道:“自从进入北京之后,许多文武大臣误以为大功告成,江南可以传檄而平定,唯独臣与副军师深怀忧心,常常惧怕从关中孤军远来,会发生出非常之事。臣等杞人之忧,早为陛下有所洞察,未加深责,实为万幸。最近数日,臣等不避斧铖,苦谏东征并非良计。以臣的愚见,崇祯亡国之后,我们大顺朝的真正劲敌并非吴三桂,而是满洲新兴之敌,即崛起于辽东的清兵。”
“既然朝廷决定讨伐吴三桂,而且大军已动,忽然改计则会动摇军心。目前补救之策,唯有一边大军东征,一边用太子作为诱饵,对吴三桂继续行招降之策,力求将干戈化为玉帛。万一非战不可,希望陛下以三日为期,不可恋战。倘若三日不分胜负,便当托故罢兵,或步步为营退兵,或设伏以挫追兵,总之要赶快回到北京,不要使满洲兵越过长城断我归路。”
“你以前说可以差罗虎率领五千精兵出一片石,奔赴姜女庙的海边,焚毁吴三桂的粮船。今日罗虎已经死了,此计仍然可行吗?”
“倘若吴三桂的粮船仍停泊在姜女庙的海边,此计当然可行。罗虎死后,陛下仍有智勇兼备、威望素着的青年虎将如双喜、张鼐数人,他们并不亚于罗虎。然而军情不定,用计不可胶柱鼓瑟。吴三桂粮船抛锚于距山海关十里的姜女庙的海边,今日是否移动?十日后是否移动,都是不明实情的事。故奇计虽好,未必时时可用。”
李自成想着宋献策的话很有道理,点点头,转向李岩问道:“李岩,我明日即启驾东征,留下你与汝义等人共同镇守北京,你为主将,我甚为放心。我朝开国以来,立脚未稳,不可遭遇挫折。你博学多才,胸富韬略,今晚有何好的建议?”
李岩恭敬地欠身回答:“陛下如此垂问,愚臣深感惶恐。臣愿陛下随时采纳献策的建言,务必心中时时想着满清是我朝劲敌,不可被吴三桂拖住手脚。倘若不能一战消灭吴兵,必须赶快脱离战场,速赶回北京,准备凭恃北京的坚城,在近郊与清兵决战。只要清兵在北京近郊一战受挫,北方大局则不致糜烂,吴三桂虽在肘腋,也不足为祸。”
李自成仍然不相信满洲兵会来得如此之快,沉吟一下,又问道:“近两三天我接到一些军情塘报,知道河南、山东等地,民情不稳,处处可忧。你是河南人,有何安民良策?”
李岩说道:“臣熟读苟子《议兵篇》,深感于苟子独重视附民二字。附民就是士民亲附,军民一心。目前河南、山东各地,所患的是在于百姓的失望,与我朝的离心……”
“这是以后的话,今日尚且不谈吧。”
宋献策和李岩叩头退出,在东华门上马,驰回军师府中。他们都看到东征必将失利,也看到倘若败出北京,影响所及,前途将不堪设想。但势已至此,他们无能为力,不觉地相对叹息。
宋献策悄悄说道:“李岩,自从进了北京以后,皇上始终只考虑登基大典与不战而定江南,继而只考虑如何招降吴三桂;等知道吴三桂绝不投降,便只想着东征一事。你我二人身为正副军师,在此成败关键时候,竟不能为庙社竭智尽忠,殊感惭愧。你想,如此悬军东征,如同孤注一掷,万一……”
李岩叹息说:“孙子在《计篇》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献策,在西安出兵之前,我就担心会有今天。”
听见有脚步声音进来,宋献策一摆下巴,不谈这个问题了。
这天晚上,李自成又将吴汝义和李友召进宫中,将如何保卫紫禁城和中央各衙的事,对吴汝义又作了一番嘱咐。对如何保卫北京的事,向李友作了嘱咐。几天来经宋献策和李岩反复进言,李自成不能不对满洲兵的可能南犯,感到担忧。
特别是罗虎的被刺身亡,给他的精神打击很大,使他开始明白,夺取崇祯的江山容易,收拾天下的人心很难。尽管他决计东征,以求侥幸打败吴三桂,使满洲不敢南犯,但是他口中不说,内心中不能不想到可能在山海卫城下受挫,影响安危大局。
他特别对李友说道:“你是一员难得的战将,在战场上阅历丰富。我不让你前去东征,将你留在北京,实在是因为北京万分要紧,防守上不能有一毫差错。我虽然任命李岩为镇守北京主将,你与汝义是他的副手,但是李岩毕竟在战场上阅历较浅,虽有满腹经纶,却不能冲锋陷阵。万一北京有事,出城杀敌,非你不可。”
李友跪在地上说道:“臣谨遵圣谕,不敢有误!”
“汝义,”李自成又向吴汝义说:“你一向办事细心,我不必多嘱咐了。有一件事,你记着办好。窦妃自七岁入宫,至今十多年未与父母见面。我昨日已经答应她,接她父母来京,使她与父母一见。我出征之后,窦妃会将她父亲姓名,家乡地名,写在纸上,命宫女送给你,你务须办妥。”
“遵旨!”
李自成在心绪不安中又过了一夜。就在这天夜间,北京城外到处张贴吴三桂的告示,说他不日率领关宁铁骑来京,驱逐闯贼,恢复神京,为先帝复仇。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京城。
早膳以后,李自成由李强和双喜保驾,离京东征。窦美仪率领宫女们将他送到武英门外。牛金星率领留在北京的文武百官恭候在午门外,将他送出承天门,过了金水桥。大家跪在地上送行。
王长顺也跪在地上,看见皇上向他投了一眼,他赶快说道:“请陛下允许小臣随驾东征!”
李自成说道:“到山海关必有一场苦战,你留在北京吧。”
王长顺想到了罗虎的死,忽然间热泪奔流。李自成避开了他的眼睛,轻声说:“启驾!”
三声炮响,李自成启驾了。明朝的太子、永王、定王,骑马跟在背后。太子和二王都用黑绸包着发誓,身穿暗绿绸袍,由将士抱着骑在马上。
出了齐化门以后,李自成因宋献策尚未来到,在东岳庙附近驻马等候,派人去催促。很多士民拥挤道旁,观看太子和二王,有不少老年人落下眼泪。士兵们大声吆喝群众,扬鞭驱赶。李自成传令,可让士民观看,只是不许挤到身边。等宋献策带着随从们策马来到,李自成的御营才继续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