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江西信州贵溪县境内龙虎山傍有一座上清古镇,背山临河,环境古幽,整个镇子布局严谨讲究,龙盘虎距,俨然就是一个巨大的府第。
上清古镇里边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家族,这里是老张家的一个聚集地。
张家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
建筑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华美,既便是王侯之家也不过如此,绝非普通富贵人家可以比拟。
张府门上高悬一块光华夺目的匾额,上书五个金字——“嗣汉天师府”,足以证明府院主人特殊的身份。
这里就是“正一道”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后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地方。
天师府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自古就有“仙都”之誉,号称“南国第一家”。
如果现在客官去参观的话,还能看到天师府门柱上有俩幅非常有名的楹联,据说是出自明代上海著名书画家董其昌先生之笔。
正是:
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不能不说,龙虎山上的张家——好大的气魄!
这也难怪,提到中国的大家族,自古以来就有“北孔南张”之说。
孔就是指孔圣人的孔子后裔,张就是指张道陵的天师传人。
山东曲阜的孔家有“孔庙”,孔家后代被尊为“衍圣公”;江西贵溪的张家有“嗣汉天师府”,张家后人被尊为“张天师”。
无论和平时期,还是战争年代,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对这俩家人都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尊孔重道。
数千年以来老孔家和老张家从来没有断代过,从家族传承上来说,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这俩个家族一儒一道代代相传,代表并且继承着中国最正统、最主流的文化、精神与思想,对每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上都影响深远。
说到家族,在古代唯有皇族最大,可是有哪个皇族传递了上千年呢?
没有,一家都没有!
所有皇族不可避免的都经历了怎么兴盛就会怎么衰落的完整过程,无一例外!
从这个层面上来分析,完全可以证明:
权力不是绝对的,思想才是伟大的!帝王不是永恒的,圣人才是不朽的!
孔家和张家是中国历史上俩大人文、精神领域的象征,如果现在非要把圣人和天师分出个高低上下来,是毫无意义的,谁能说孔子的思想就一定比老子的思想更伟大呢?
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老张家自宋代起,历代天师都要应诏赴阙,赐宸翰、命嗣教。
你想吧,天师由皇帝亲自诏见并且任命,那种地位能低得了吗,临川知县会不会有此待遇?哪是不可能地。
在龙虎山生活的老张家后代众多,绝大多数都在修道,既便他们知道可能一辈子也没机会当一位天师,但他们仍然有机会可以在道学中有所建树,有所发展,对自己所属的道教和家族做出一份贡献,至少也要出一点绵薄之力。
一个家族的凝聚力将决定一个家族的生命力。
张家无论是凝聚力还是生命力都是如此强大,强大到屹立千年而不倒,只因他们身在道中,只因他们代表着道,只因他们就是道!
张处仁、张继先一家人从小就生活在这座古幽的小镇上,生于斯,长于斯,接触的是玄道之人,接受的是黄老之学,这次回到故居,到处都是乡音不改、人面依旧,一山、一水、一人、一物无不透着熟悉的味道,当然是久别重逢倍感亲切了。
张处仁回到家乡后,头顶上少了一顶官帽,却多出一顶黄冠,他没有失落,没有颓废,定下心神,一门心思地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潜心修道。
张继先授箓之后,正式成为一名道士,开始了他的修道之旅。
身为龙虎山张家后人,小继先没有例外也是从零起步、由浅入深。
“正一道”最初级的俩本《大洞真经》和《黄庭经》成了他启蒙教育的起点,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渐渐地感悟着来自道中的奥妙和玄机。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过去了四年,这年张继先正好九岁。
四年只是一个时间跨度。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四年可能是一个可以随便虚度的时光,可对于一些把时间视为生命的人,却可以创造出奇迹。
小继先就创造了奇迹!
“正一道”的普通修行一共分为九个品阶,绝大多数道士穷其一生只怕也难以达到顶级,可小继先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轻松跨过。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五岁才学会说话的孩子竟然在短短的四年时间从一位修道者迅速成长为一位得道者。
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从一位一无所知的初学者,迅速成长为一位几乎到了无所不能的集大成者,让张处仁有一种天天做梦的感觉,一个念头时常地会从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冒出来:“这孩子不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且要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继先,你进步神速,这是想干啥?”
在**、肃穆的上清宫大殿之上,小继先头戴平顶冠,身穿八封衣,手中托着代表天师最高权柄的象征——阳平治都功印,表情平静地接受所有道众的礼拜……
这是梦境,每思于此,张处仁晚上都会被惊醒。
.
这时候的龙虎山已经传到第二十九代天师太极清虚慈妙真君。
这代天师性情恬淡,无贪、无嗔、无欲、无求,一心向道,笃志于玄学,被宋帝赐为“葆真先生”。
不是叫天师吗,怎么又成先生了,是不是这位天师以前在学校教过书呀?
当然不是,先生在古代是指年长又有学问的人。
比如说:孔老先生。
比如说:孔明先生。
比如说:孔乙己先生。
看看,老孔家多出人才。
先生是一种尊称,不一定是指教书的老师。
依照旧例,大宋皇帝每次诏见天师都要赐座的,然后会问一句:“先生何以教朕?”
这就叫坐尔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