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和朱沐英得了探视手令立刻快马加鞭赶到桐城,这里已被朱元璋收复,许多百姓因为能够重返故里,不再被元人欺压,不再经受战火,个个脸上都流露出平和安宁的笑容,叫卖声、吆喝声络绎不绝,相信过不了几年,这座城市就会重新繁荣起来。
然而在内城中有一处深巷高墙的府邸却是桐城百姓的禁地。府邸的正门从不打开,周围有许多面无表情的士兵守卫,百姓只见到蔬菜瓜果整筐地从后门抬进去,却从不见任何人出来。有好事者欲靠近,就会被士兵无情地驱赶。后来有消息灵通的人士打听到当天囚车入城的情形,才得知原来这里关押着一个犯罪的大官,于是百姓对这座府邸更是避若蛇蝎。
李文忠和朱沐英来到府邸,周围冷冷清清,一片肃然。两人递上朱元璋的手令,士兵审核确认,才放他们进去。
“文正哥,你怎么这么糊涂啊?”纵然责备已经无济于事,李文忠、朱沐英还是忍不住数落道。
朱文正叹了口气,事已至此,不愿多说。他穿了一件灰色长袍,袍子又皱又折,污迹斑斑,脸上的胡须长长短短、凌乱不堪,腮边还拖着一条鲜红的新伤口。
李文忠眼尖,看见伤口怒道:“这是怎么回事?可是外面那些士兵动的手?”虽然朱文正现在的身份是个罪人,可是朱家的人怎么也轮不到外人来欺负。
朱文正摇摇头,摸摸伤口自嘲道:“只要我不出去,外面那些士兵倒也不敢乱来。听说你二人前来看我,仓促间我想把胡须刮掉却不慎伤了面颊。”
士兵知道他的身份,又得了桐城知县授意,不会伤害他。况且世事无定,万一哪天朱元璋想起这个亲侄子,一声令下让他恢复官职,重新风光八面,也不是没有可能啊,所以府里的人和外面的士兵还算相安无事。
朱文正说得轻描淡写,却让李文忠、朱沐英听得异常心酸,一个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居然落魄到这般田地,连刮个胡须都要自己动手,可想而知朱文正现在的生活有多糟糕。
朱文正看着面前二人心如刀绞,曾经这两位弟弟都是跟在他的后面,以他马首是瞻,如今他却成了被同情的对象。特别是他们脸上的悲恸深深刺痛了他已经麻木的灵魂,让他再度感受到一种刺骨的绝望,他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一点勇气突然烟消云散,近乎粗暴地吼道:“你们走吧,以后不要来看我了。”
“文正哥,你娘……”朱沐英还想说什么。
李文忠一把拉住他,拼命使眼色。
朱文正的母亲王氏在听到儿子犯下滔天大罪后,一时气急攻心,本来身体就不好,现在愈发病重,眼看是没几天活头了。可是现在把这个消息告诉朱文正,不啻于雪上加霜吗?马秀英都没在他们面前提起,他们自然不能多嘴。
李文忠换了个消息对朱文正说道:“你娘和铁柱都很好,舅娘让我告诉你,她会好好照顾你娘和铁柱,叫你在这里安心悔过。”
“铁柱,我的儿!”提到孩子,朱文正迷茫的眼神略微清醒,两行浊泪滚下,喉间滚动了半天,才挤出一句话,“婶婶想必是对我失望透顶了,你替我转告她,我对不起她,她的大恩大德文正来世再报。”
“唉,文正哥,我们走了,你和嫂嫂多保重。”李文忠欲言又止,也不打算告诉朱文正外面发生的情况,以及朱元璋为他衰老憔悴、马秀英为他病倒的事情,告诉他只会增添他的心里负担,还是让他在这片小天地里平静地度过余生吧。
“等等,文忠,我有几句话要对你说。”朱文正突然唤住准备离去的李文忠。
朱沐英见他似乎是打算只说给李文忠一人听,便很自觉地走到门口。
“文忠,你以后做事要小心谨慎,不能像我这般鲁莽冲动。”朱文正苍白的脸颊抖动了几下,低声说道:“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一件事情,纵然你是叔叔的亲外甥,我是叔叔的亲侄子,可是我们都比不上他的亲生儿子……”
“你怎能说出这样的话?”李文忠抬高声音,打断他的低叙。
朱文正脸上浮现出一抹讽刺的笑容,自顾说道:“你以为我是挑拨离间?你好好想想,为什么叔叔会恢复我们原来的身份,不再父子相称,因为标弟几个才是他的亲生儿子,他有他自己的儿子就够了;为什么我和你还有沐英常年被派在外面征战?因为标弟长大了,我们在京城会影响他的发展;为什么你我战功赫赫,却得不到徐达、常遇春那样的奖赏,因为我们是标弟的兄弟,所以我们不能超越他,叔叔要为他的儿子铺路,我们……”
“别说了!”李文忠睁大的眼睛略显失神,呐呐道:“你应该在这里好生反省你犯下的罪行,而不是告诉我这些。”
朱文正激动地说道:“这就是我最近反省的结果,你知道我错在哪里吗?我错在自以为是,我以为他会像亲生父亲一样爱护我、包容我。我从未想过真正背叛他,我只是跟他赌气,想要他正眼看看我,不要总是责备我。可是他对我永远不会像对朱标那样有耐心……”
李文忠恢复了往日的镇定,淡淡地说道:“为人臣子本来就该牢记本分,是你自己想的太多,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好,好,是我白担心了,还是你看得透啊……”朱文正的声音越来越低,到最后几乎听不见了,如同他死水般的眼睛,再也没有半点波澜。
盯着朱文正佝偻的身子慢慢走进屋里,李文忠心里如潮水般涌起阵阵殇痛。朱文正说的话他很早就考虑过,他不知道自己该庆幸还是该难过。舅舅朱元璋对他们的态度果然在慢慢转变,小时候的那些关爱早就渐渐转淡。有时他看到朱元璋对朱标的爱护也会忍不住羡慕,好在他还有父亲李贞的呵护,不会像朱文正那样偏激,所以他从不妄自尊大,以功自居。也幸好他只是朱元璋的外甥,而不是朱家长房的传人,这样的他不会膨胀自己的欲望,也不会威胁到朱家的家族传承,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才让朱元璋对他比对朱文正亲厚吧。
回到应天府,李文忠匆匆见过朱元璋和马秀英就返回营地,他知道不让朱元璋猜忌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做事、少说话。或许朱文正的猜测只是无稽之谈,可是朱文正的下场难免让他升起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还是远远离开这个权力中心为妙。